昨日,記者從區行政審批局了解到,去年我區共受理產業獎補申請848件,發放各類產業獎補資金44126萬元,金額較往年大幅增長,各項財政優惠政策及時兌現真正落到實處。 產業獎補窗口十分忙碌 在今年發放的獎補中,企業經營貢獻獎和高管個稅獎補所占比重最大,共計103件,獎補金額31833萬元,涉及總部經濟、金融業、融資租賃業、跨境電商和鼓勵扶持產業等。“去年以來,我區的金融業成長迅速,所以在企業經營貢獻獎中金融業的占比也最高。”區行政審批局產業促進處副處長陳嵐說。 隨著落戶補助、規模運力補助、船舶檢驗補助等獎補類型的持續增加,今年我區海運業獎補101件,獎補金額10122萬元,所占比重僅次于企業經營貢獻獎和高管個稅獎補,這兩項產業獎補資金占去年所發放獎補資金的95%。 在剩下的5%中,澳前臺灣小鎮獎補、臺灣創業園獎補和臺灣居民個稅補助所占比例超過一半,共有1149萬元。其中,澳前臺灣小鎮獎補126件,獎補金額967萬元,主要涉及進口運費獎補、租住房屋補貼、人才補貼等;臺灣創業園獎補35件,獎補金額153萬元,主要集中在創業人才和創業場所等方面;臺灣居民個稅補助共25件46人,獎補金額29萬元。 “臺灣居民個稅補助是平潭獨有的政策,在平潭任職、受雇、履約的臺灣居民,在當地可獲得實際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20%給予補貼。”陳嵐說,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來平潭投資興業。澳前臺灣小鎮獎補、臺灣創業園獎補是去年新增添的獎補類型,同樣是去年新增的還有新購商品房契稅獎補,從去年3月實施起共辦結了355件,獎補金額267萬元。 “過去,各類產業獎補分散在各個部門,有獎補資金分散、不能及時兌現、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而去年起,我區創新財稅優惠政策兌現方式,正式實施‘財稅優惠政策兌現快車道’”。陳嵐說,“一表申請、一口受理、并聯審核、一章審批、一周辦結”,通過優化窗口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加強部門間協調溝通,現如今簡單件的辦結僅需1個工作日,復雜件的辦理也只要7個工作日,整體兌現效率大幅度提高,保障了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及時兌現,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個人。 2016年11月,財稅優惠政策快車道還入選了福建自貿區10項復制拓展舉措之一。 高新技術企業納仕達享受獎補300多萬元 隨著實驗區政策紅利的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中受惠,這其中不乏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在我區注冊的福建納仕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就享有多項獎補政策,已獲得300多萬元的獎補優惠。 福建納仕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生產型高新技術企業。去年,納仕達享受到了我區給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專項補助、鼓勵扶持產業經營貢獻獎、專利申請獎勵、專利授權獎勵、知識產權試點企業等多個方面獎補,金額達300多萬元。此外,納仕達第四季度的鼓勵扶持產業經營貢獻獎130萬還在申請中。 “入駐平潭,正是看中平潭政策帶來的利好。”福建納仕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葉文斌說,這些政策利好對于企業產品研發和銷售渠道的拓寬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我們將加大在科研上的投入,推進新產品研發以及配套產品擴展。”葉文斌說,公司以全球營銷戰略,產品已率先占領了北美眾多超市客戶市場,目前正向歐洲和亞洲市場延伸。(記者 周寒冰/文 念望舒/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