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零售業寒冬吹足逾兩年,到底2017年能否從低位反彈?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形容,香港零售業“已去到隧道末段,相信會見到曙光”,料今年整年零售數字會微跌3%至4%,較2016年的8.1%跌幅收窄。不過,他稱,仍需觀察2月至3月份的零售業淡季表現,才能作出較準確預測。 鄭偉雄9日表示,去年12月零售銷額值跌2.9%,與同月份的旅客按年上升5.4%存在落差,對有關數字下跌感到失望。 不過,在今年1月與會員進行簡單訪問后,逾半數會員指農歷新年的零售銷額值有增加,較去年同期的80%會員稱銷售下跌為好,料1月份零售銷額值不會太差,又稱“今年零售業不會太辛苦”。 性價比高 輕奢侈品可“搶灘” 鄭偉雄相信今年仍維持輕微跌幅,難有正增長的走勢,料最遲于2018年可真正走出谷底。 他指出,輕奢侈品有機會在今年“搶灘”,因內地消費者以往來港到商店是購買最貴的貨品,認為“貴等于好”,但現時認識多了則會關注質素及價格,即“性價比高”,故多專注在輕奢侈品市場。 他建議港府未來要增加旅游配套,刺激內需及增加退稅等,也可減低對業界的監管政策,包括反競爭法、標準工時及最低工資等。 內地客愛港貨 電子商貿有優勢 鄭偉雄指出,O2O營銷模式(Online To Offline)是時代趨勢,加上內地消費者對香港貨品有較大的信心,若發展電子商貿會有一定優勢。 他續稱,協會于去年12月推出“優質網店認證計劃”,認證優質的網上購物商店,助業界發展網上零售業務,至今有6間網店獲發認證。 但他指出,香港商戶線下服務良好,但對電子商貿的認知相對其他地區為少,需要時間發展,笑稱“目前是好時機去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