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2月23日電(林玲)在福建泉州,有這樣一家企業,它為ABB、施耐德、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高、中、低壓電氣配件。它,就是福建省三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在13年前,這家公司只是一個小商鋪,將它培育到產業鏈完整的現代化企業的人,就是王星榮。 三星電氣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家公司的發展歷程,更是董事長王星榮的個人創業史。 為生活十幾歲"下海" 王星榮出生于南安官橋的一戶普通農家,自小刻苦耐勞,勤奮好學。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年僅十幾歲的王星榮跟隨父親學得一門修理五金的好手藝,修理門櫥、鎖具、拉把、噴霧器等小五金和生產農具不在話下。艱苦的歲月培養了王星榮勇于創新、勇于在逆境中奮發、堅持不懈、謙遜敦厚的性格。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時年16歲的王星榮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家鄉南安官橋鎮席里村開設了“席里五金修理店”,并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隨著五金店的不斷發展,規模也逐漸擴大,1982年,王星榮憑借自己掌握的一套較熟練的鑄造工藝,創辦了“席里五金配件廠”,生產機械、機床、銅套等半成品設備配件。經過幾年的發展,“席里五金配件廠”已經能獨立生產成套配件,產品品種也日趨多樣化,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泉州市三星工業有限公司”便在此時應運而生。 在他的引領下,公司成長為一家集研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被評為“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質量服務消費者滿意企業”、“福建省明星企業”等榮譽稱號。 立足“老本行”尋求新發展 “我們一定要在這個行業先做精做好,才會考慮發展其他相關行業。”多年來,三星電氣始終立足于“老本行”,電力行業配件至今仍占80%的份額,各種復雜的零件達四五千種。為了不斷提高企業的層次,王星榮創業至今從未停止過技術研發創新的工作。為了讓生產的產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的需求,三星電氣不斷朝著高質量、低價格的高性價比之路研發,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目前,三星電氣主要為ABB、施耐德、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高、中、低壓電氣配件;為政府公共交通系統、房地產行業等提供智能電網開關柜及斷路器的解決方案;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搞質量、智能化水平較高的交直流充電樁產品,并參與充電站的建設與運營。 據王星榮介紹,國內市場競爭大,價格低,三星電氣一直都在不斷加強研發,升級產品的外觀與實用性。“不投入研發會被市場淘汰,但一旦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和時間,產品卻沒有得到市場認可,損失也會很大,所以,我們通常以銷定產,找準方向再研發。”路子走對了,格局自然打開。 2015年,三星電氣新三板順利掛牌成功。 這些成功與王星榮出色的商業才華密不可分。他十分注重企業管理,建立了持續改進、為客戶利益著想;營造和諧、為員工成長負責的管理理念;不斷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三星電氣公司實行公平競爭選拔人才;合理使用,讓人才各展所能;有序流動,優化人才配置等措施,并輔之以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業績考核制度等。于此同時,大力引進高端人才,使人才成為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