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5月17日電 (記者 路梅)“藝海流金·精彩江蘇”內地與港澳文化合作論壇17日在南京舉行,來自內地、香港、澳門的文化界人士就共同創造“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展開探討。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趙云從文物工作的角度,分享了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心得。她引用兩岸和香港的案例指出,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最關鍵的是要使傳統的文化煥發當代活力,使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當代遺產保護和民生發展服務。 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周振基作為團長,率近50位香港文化藝術界人士前來參加此次活動。他指出,香港與祖國本來就是血脈相連,在文化和藝術上更是密不可分。香港的表演藝術具有中西兼容的特點,隨著時代的變遷,表演藝術也從過往的單一媒體轉化為多媒體及跨媒體創作。 他說,香港的文化界一向非常注重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以香港演藝學院為例,經常組團赴內地交流、邀請內地知名表演藝術家到學院指導或任教,與國家一流藝術院校商討未來合作發展,希望為促進文化交流及引領香港與內地文化進一步交融帶來新的契機。 對于傳統戲曲的創新,香港實驗藝術民間表演團體“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胡恩威認為,藝術本身就是復古和創新兩個力量推動的,并不沖突。在過去12年里,他進行了兩方面的戲曲實驗︰一方面“復古”,呈現傳統戲曲的原來面貌,另一方面也加強傳統與新媒體的互動。他說,如今傳統藝術在消費主義下逐漸式微,中國傳統戲曲以人為本就顯得更加珍貴和重要。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代廳長何鴻斌介紹了澳門特區政府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談及長遠,他希望澳門能夠運用特區“一國兩制”和貨幣自由兌換的優勢,通過金融工具鼓勵社會資本流入文化產業領域,拓展文化金融,壯大文化產業的資本規模。未來還將運用區域合作平臺和自由港的優勢,大力推動文化貿易的發展,不斷拓展區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持續推動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及產業規模。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高級技術員袁紹姍認為,澳門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的文化紐帶從未中斷,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源源不絕的能量,在“一帶一路”的政策環境下發現文化商機。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賀云翱則介紹了江蘇省推動文化遺產融入小康社會的實踐。 本論壇是“藝海流金·精彩江蘇”內地與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動的一部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