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五載春秋,砥礪奮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帶領全市人民奮力拼搏、實干創業,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三明”作出了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從今日起,本報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欄目,充分反映五年來我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工程建設、脫貧攻堅、改善民生、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的重要舉措和發展成果,充分展示三明改革發展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初夏的三明大地,處處生機盎然。
鷹擊長空,神韻繪就。2016年3月7日,三明沙縣機場正式通航,三明人民終于圓了期盼已久的“藍天夢”。
架設空中走廊,助力互聯互通。作為三明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明沙縣機場正式通航,不僅提高了三明城市品位、現代化水平和對外開放形象,還填補了福建中部機場空白、完善了海西空港布局。
三明沙縣機場通航以來,先后開辟上海三明、北京武漢三明、深圳三明、廣州三明唐山的往返航線航班,今年3月1日起又將上海三明航線延伸至深圳往返,三明與祖國首都、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空中連接的愿望得以實現。
數據顯示:2016年三明沙縣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70461人次,貨運63.6噸;2017年1月1日起至5月15日,客運航班起降676架次,旅客吞吐量64342人次,貨運174.6噸。
發展時不我待。走進三明城鄉大地,撲面而來的,是加快項目實施的滾滾熱潮。
謀大局,項目為要
盯緊抓牢項目,全市上下自是不遺余力。
日新月異,今非昔比。從福建的閉塞山區,到如今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省第一,得益于福銀、泉南、長深、建泰、永漳等高速公路三明段相繼建成通車,三明也由此提前三年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今年3月,興(國)泉(州)鐵路寧化至泉州段全線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我市寧化、清流、明溪、大田四個縣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目前,南龍鐵路建設如火如荼。此前,三明沙縣機場、向莆鐵路建成運營。動車時代和空港時代正向我們大步走來。
壯大區域經濟,產業是支撐。近五年來,三明生態新城、三明經濟開發區、三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區等產業集聚區建設勢頭正猛,機科院高端機械裝備產業園、中節能環保產業園和臺明球墨鑄管、金明新材料、三農氟化工、月兔空調、翔豐華新能源材料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產業轉型邁出重大跨越。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2014年至2018年、“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強化項目帶動,深挖項目資源,加強項目策劃開發,全面深化項目工作,實施了市“十百千”重大項目工程建設五年計劃,全市列入省行動計劃重大項目464個,總投資5369億元,項目個數居全省前列。
重點項目,重點突破。市重點項目數從2011年的186個增加到2013年的300個,以及2014年和2015年的市“十百千”計劃年度重點項目各2416個、2461個,2016年安排470個(2016年市里將“十百千”重大項目工程建設五年計劃活動的跟蹤管理權限下放至各縣,市里從中篩選出470個項目作為市重點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數從2011年的111個增加到2016年的183個,連續6年位列全省前三位。
項目數量逐年增加,項目投資大幅提升。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從2011年的262.3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762.18億元;列入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從2011年的255.5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07.09億元。
抓落實,項目為先
項目落地不足8個月;建設不到90天,首動區12幢廠房基本竣工并可交付使用;落地不到半年,產業園已確定入駐企業8家……中節能三明產業園的建設創造了中節能集團項目建設的“三明速度”。
中節能“三明速度”的創造,與我市始終堅持項目為先,注重建章立制,狠抓項目落實密不可分。
比謀劃、曬前期,比招商、曬簽約,比開工、曬進度,比投產、曬成效,比服務、曬質量。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五比五曬”項目競賽活動,進一步動員廣大干部群眾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千方百計促項目。
正向激勵,競相發展。我市調整優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把“五比五曬”項目競賽活動納入績效考評體系,加大考評分值權重。
“五比五曬”,比出了精氣神,曬出了新氣象。今年前4個月,29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8.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7.4%。
掛包服務,真幫實服。我市每年對一批重大項目實行市領導掛包聯系,通過實行“一個項目、一名廳級市領導掛包、一個班子服務、一套實施方案和一線工作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確保項目目標責任明確、跟蹤管理到位、協調推進有力。
看項目、比運作、議問題。2012-2014年,我市每年對各縣(市、區)各10個以上計劃開工、竣工重點及部分重大項目采取“一季度(或月)一點評”方式,以PPT形式通過視頻集中展示項目建設形象進度和存在問題,由市領導現場集中點評和協調落實。
自2015年起,我市還開展“敢擔當、解難題、立新業”和“千名干部服務千家企業”活動。當年,重點梳理了50個發展難題,并由市領導牽頭,組建專門服務團隊,對難點問題實行一月一協調、一對一幫扶。
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增資一批。2016年,我市實施“五個一批”項目工作落實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項目常態化管理工作機制,加快形成滾動發展態勢。
截至上月底,我市已儲備億元以上“五個一批”項目1100個,總投資5754.5億元,其中本年新增項目263個,總投資746.3億元。
重大項目,“掛牌”服務。2016年,我市實行“資源優先配置、要素優先落實”,推動三明陸地港、福建三農氟化工建設等30個重大項目建設駛上“快車道”。
求實效,項目為重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
近五年來,市重點項目投資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的20%以上,重點項目建設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平均達60%左右。
從空中俯瞰,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宛如一條巨龍飛跨青山綠水之間。
2014年12月,三明長深高速公路連接線——三明市區至沙縣縣城的中心城市快速通道順利通車。
伴隨著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正式通車,三明和沙縣雙城的時空距離縮短為10多分鐘的車程。毋庸置疑,這是三明城市框架拓展、整體形象提升的又一次飛躍。
今年初,三明市區過境線建成通車。道路全長近20公里,總投資15.6億元,全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項目的實施完善了三明市區公路網布局,有效改善了三明城區的交通壓力,提升沙縣經三明至永安的路網結構功能。
漫步清新綠道,盡享精彩生活。從宏宇花園至碧桂園,近3公里的三明城市綠道三期啟用在即。2015年1月和3月,三明城市綠道一、二期分別建成并正式啟用。
“城市綠道的建成使用,不僅為三明增加了一張城市名片,打造了一道亮麗風景,更為市民營造了一個健身、休閑、觀光、科普的好場所。”市綠道辦負責人劉敬燦如是說。
讓目光再次聚焦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的浦梅鐵路,是連接衢寧、合福、峰福、鷹廈、向莆、贛龍的主干通道,線路全長556公里,其中三明市境內約180公里,項目投資約98.5億元。
今年4月28日,福建單體投資量最大的項目——國高網莆炎高速公路尤溪至建寧段初步設計獲國家交通部批復。這標志著項目開工進入倒計時。
莆炎高速的建設,有利于增強我市與江西、湖南等內陸省份的經貿合作,拉動沿線原中央蘇區和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項目建設的持續升溫,帶來的是經濟平穩增長。近五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8%、4.11%,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8083億元。今年一季度,全市GDP達470.67億元、比增7.8%,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2.21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開門紅”。
再上新臺階,建設新三明。抓項目促發展,全市上下鉚足干勁闊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