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閩港交流> 經貿交流 > 正文
    在港中資20年:扎根 融合 共贏
    2017-06-08 17:54:53??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夏芳  

    香港人黃健偉高中畢業沒多久便加入了華潤旗下的五豐行,勤勞工作41年后,他已從最初一名豬肉銷售員晉升為五豐行轄下一家分公司總經理。

    “香港回歸20年以來,我們一直秉承保證供應、價格穩定的宗旨,遇到水災風災也會千方百計去維持香港肉食市場的穩定。”黃健偉近日對記者說。

    五豐行隸屬于大型駐港中資企業華潤集團,主要負責香港副食品供應,被市民譽為香港的“菜籃子”。這只是中資企業扎根香港、貢獻力量的一個縮影。20年來,在港中資企業已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及社會和諧穩定的積極支持者。

    業界普遍認為,在港中資企業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巨大貢獻,并與香港一同成長,相互融合,未來還將助力香港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歷史性戰略機遇,共拓商機,帶動香港經濟轉型,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據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目前擁有近4000家中資企業,數量較1997年的1800家翻了一倍多,企業總資產量躍升11倍至近20萬億港元,其中,總資產超過千億港元的公司在回歸前只有中銀香港一家,如今已有42家。

    在港中資早年以華潤、招商局、港中旅及中銀香港這四大央企最具代表性。香港回歸以來,內地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紛紛來港上市,眾多金融服務機構、窗口公司及區域辦事處等也接連登陸香港,百花齊放。在港中資已成為內地在境外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企業群體,目前為香港提供逾7萬個就業崗位。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對記者表示,回歸以來,廣大中資企業積極參與香港各類經濟和民生建設項目,保障市民水電與鮮活食品的供應,促進兩地經貿往來,特別是在歷次金融危機中,在港中資均積極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各項支持政策,與市民共度時艱、克服困難。

    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期間,香港很多外企撤資裁員,在港中資企業則率先作出“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穩固市場信心;受環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各大外資銀行近年也紛紛縮減香港投行業務,與此同時,中資券商積極進駐香港,大量吸納本地人才,保障就業、提振經濟,維護了金融與貨幣市場的穩定。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由回歸前71家猛增至1013家,占全港上市公司總數的50.4%,占港股總市值的比重由8.5%提升至63.7%,達2萬億美元。此外,中資股占恒生指數50只成分股的席位也由回歸前的兩席增至26席。

    互聯網公司騰訊于2004年在港上市,并于2008年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該公司股價自上市以來翻了近300倍,目前市值達2.6萬億港元,成為港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也是對恒生指數影響力最大的前五只股票之一。

    此外,隨著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進一步擴大,在港中資金融企業的數量與規模也與日俱增,成為滬港通、深港通及即將開通的債券通的積極參與者,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為香港資本市場創造價值的同時,在港中資企業自身也不斷發展壯大,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環。以中銀香港為例,2016年,該公司盈利達555億港元,為2002年上市首年的8.3倍,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貸款及結算等均多年占據本地市場首位。

    而在港經營近80載的華潤集團自香港回歸以來已有7家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累計融資近400億港元。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對記者表示,香港成熟的經濟體系為華潤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華潤有效地把這份經驗與內地市場相結合,拓展了內地業務,推動了集團成長。

    傅育寧說,華潤置地旗下的知名項目萬象城,便是吸取了香港商業綜合體的發展經驗,將這種商業模式成功移植到內地多個城市,效果良好。他透露,華潤未來將加大在港投資力度,積極探索電子支付、中藥研發等高端業務的發展機會。據悉,2016年,華潤在港新增投資52.4億港元。

    負責為香港吸引外資的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何兆康告訴記者,近五年來,內地企業赴港投資呈逐年增多的趨勢,在港中資新增公司的數量較其他國家及地區新增公司的數量相比,居于首位,預計這一趨勢仍將持續。投資推廣署今年下半年計劃前往內地多個城市,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

    何兆康說,與20年前相比,在港中資企業今日更加懂得把握香港“超級聯系人”的優勢,以香港為跳板“走出去”,開拓海外業務,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香港“聯系人”的角色因此強化,這將吸引更多中資企業來港,也會進一步優化香港外來投資的格局,促進產業多元化,特別是創新科技的發展。

    目前,香港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培育創科企業。岳毅表示,中資企業較早已開始擁抱互聯網經營模式,在產品、服務創新及使用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相信可以對香港金融科技等創新領域的發展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他還表示,香港未來應緊緊抓住世界經濟格局東移、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及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等歷史機遇,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在港中資企業可發揮紐帶作用,帶動香港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3月,國家提出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其中指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傅育寧表示,希望見到更多珠三角地區領先的高科技中資企業來港發展,而香港擁有大量服務專業人才,兩者可以有效地融合。

    “在港中資企業未來應從‘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中找準交匯點,做好與國家戰略、與香港發展的對接,連接兩個市場,發揮兩種資源優勢,實現共贏?!备涤龑幷f。(記者 王小旎)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蜜桃臀久久伊人福利,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美丽的姑娘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人做人a爰免费视频 | 成年人免费黄色|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 日本最刺激夫妇交换影片|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大片|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在公交车上被站着被c|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com|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高清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a级片视频网站| 老子影院午夜理伦手机不卡|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疯狂吃奶freesex| 成年女人视频网站免费m| 国产女王丨vk| 亚洲伊人成人网| 91麻豆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全彩里番acg里番|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伊人色综合久久|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老司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