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6月19日電 題:香港晨曲 天道酬勤 新華社記者李豫川 香港人素以“勤奮、敬業”著稱。從日出到日落,他們高效利用每一分鐘,對工作投入百分百熱情。香港的早晨,來得格外“早”。 這是6月里的一個普通日子。清晨6點,深井的茶餐廳便已開始營業。系著紅圍裙的老板娘剛剛在餐廳門口的涼棚里支好桌子,就有食客上門,老板娘馬上進入工作狀態,迅速迎上前去招呼客人。雨天里,茶餐廳透出來的橘色燈光分外溫馨。 巴士站內,已有十多個人在排隊候車,眾人安安靜靜地撐著傘,雨滴拍打著傘面,噼噼啪啪作響。一輛雙層巴士從屯門方向駛進站來,大家依次上車、收傘、刷“八達通”卡、找位子。一時間,嘀嘀嘀嘀,“八達通”讀卡器響個不停。 工程師梁鐵也在早上6點準時出了家門,他要趕6點25分到達家門口的首班巴士去港島上班。只有第一班車才有位子坐,錯過這班,之后就只能站著了。 深井位于香港新界荃灣的西北部,與青馬大橋相望,距離市區灣仔有20多公里,這里以烹制燒鵝著稱。梁鐵每天先坐巴士到位于港島的上環,再轉車到達灣仔辦公室。 出門前,梁鐵就開始工作了。當天香港大雨,作為防洪工程師的他把起床后搜集的相關信息分享到了工作群上,“我們要防患于未然,早早知道可能發生的情況,安排人員去清理可能會堵塞的地方。” 很快,一位同事就回復了他的“友情提示”,發來一張雷達圖?!巴聜兌计鸬煤茉??!绷鸿F笑著說。 6點25分,一輛開往港島的巴士準時進站,車上已快塞滿了人,梁鐵在最后一排靠窗坐下。雨打在玻璃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車內卻十分安靜。早起上學的孩子頭靠在胸前的書包上補覺,女人們閉目養神,男人們低頭刷著手機。 香港人爭分奪秒,點滴時間也不愿浪費。梁鐵打開手機日程表,核對當天的工作安排。從周一至周六,這份日程表具體到每小時。他說,年輕時形成的習慣,事太多,沒有備忘錄會忘。 在上環須轉車,梁鐵跟在幾個睡眼惺忪的孩子后面下了車,繼續等去灣仔的車。因是同一家巴士公司,轉車不用再付車資。“香港的公交條件是越來越好。”他說。 50多歲的梁鐵憶起年輕時上班的日子,直說“折磨人”。先坐船到中環,再換巴士到灣仔,最后步行至公司。那時,人多碼頭少,一大早就要去碼頭等,船到了再各顯神通地擠上船,天天都像打仗一樣?!艾F在舒服多了,巴士上還有空調?!?/p> 他感嘆,回歸20年來,香港的路變寬了,公交巴士增多了,公交路線增加了。以前上班要花兩個多小時,現在只需40分鐘左右。 7點,梁鐵到達公司,照例在電梯口拿了份《大公報》。一大摞英文文件已經被分門別類地放在他桌上?!艾F在的工作強度比以前大。”他說,“回歸前做工程就是單方面做,但如今,隨著公眾和傳媒對城市公共事務的關注度提升,必須更嚴肅,更認真。” 8點半,梁鐵的手機上收到了多張同事們發來的香港街道照片?!按蠹叶紮z查了,沒有水浸,很安全。”他說。 就在距離梁鐵不遠的中環交易廣場,“80后”王睿正在一家咖啡店里排隊買咖啡和早餐。“做金融的人喝咖啡是‘必須’,每人每天至少一杯才頂得住。”她說。 為了趕9點到崗,王睿必須8點出門,搭地鐵從油麻地到中環。早上人太多,要擠兩三趟才能擠上車?!拔沂潜蝗送粕先サ模唾N著屏蔽門站著。自己上了7年班,早上搭地鐵就幾乎沒坐過?!彼f。由于香港公共交通發達,停車費又貴,香港的上班族多以公共交通出行。 查市場信息、開會、見客戶……王睿的一天從繁忙的早晨開始。不忙時晚上7點下班,忙時要加班到零點,“我算輕松的了,一個做投行的同學,我已經很久沒見過了?!?/p> 進取心強、工作時間長、跳槽頻繁——王睿這樣定義香港的金融人士。 “很多人都是邊工作邊學習,中環大街上一半是CFA(金融分析師)。在香港生存必須要有專長,不進則退?!彼f。 10點,位于銅鑼灣的強記餐廳里,老伙計發叔動作嫻熟地為客人端上餐肉鮮茄三明治和絲襪奶茶,他已經在這家茶餐廳干了10年,會講一點普通話和英文,喜歡和客人聊天。每當有熟客進來,發叔總會先奉上一杯熱茶。 已經60多歲的發叔似乎毫無退休的打算,他覺得現在的日子挺好,閑暇時還能去深圳或東莞釣魚。 與發叔一樣不準備退休的還有梁鐵。他正在自學一門新技能。他說,香港地少人多,只有更努力才能立足,才不會被淘汰。 “每個人都要努力,這就是香港的希望?!绷鸿F說。 “東方之珠”的活力從每個清晨便扎扎實實地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