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家祥的退伍軍人證 ![]() 精神煥發的退伍老兵——黃家祥 ![]() 8月1日清晨,黃家祥帶領家人舉行升旗儀式。 ●本報清流記者站 楊 穎 文/圖 8月1日,早晨7點整,清流縣沙蕪鄉洞口村,村民黃家祥正帶著全家老小12人肅立在魚塘邊的紅旗下,舉行一年一度的“八一”升旗儀式。老人身著樸素而整潔的軍裝,臉上表情莊嚴肅穆。隨著國歌奏響,老人嚴肅敬禮,全家人仰望“八一”軍旗,令人肅然起敬。 這樣的“八一”升旗儀式,黃家祥這位退伍老兵帶領全家人堅持了22年。 4年鐵道兵 黃家祥,75歲,清流縣沙蕪鄉洞口村人。 1965年5月,鐵道兵來縣里征兵,他毫不猶豫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新兵訓練后,老黃被分到基層連隊,在江西鷹潭6729部隊當起鐵道兵。 在鐵道兵的大熔爐里,黃家祥得到了徹底的蛻變。從一開始覺得可以毫無顧忌地吃上飽飯就是一件比較幸福的事,到成長為一名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合格的鐵道兵戰士,他在思想上經歷了質的升華。 鐵道兵開山鑿路、填水架橋,當時許多作業都沒有機械裝備,全憑人背肩扛,條件非常艱苦,一個月只有6元的津貼費,付出的卻是全部的力量和體力。 修建光澤段鐵路時,為搶工期,他曾在隧道里兩天兩夜沒出洞;炎炎烈日下,推著裝滿渣土的小車來回奔波,他被曬得后背脫皮??牲S家祥與戰友們從沒有叫苦怕累。為祖國筑路事業獻身的革命豪情讓鐵道兵們充滿激情,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讓祖國的交通大動脈四通八達,讓鐵路延伸、延伸…… 1969年,黃家祥光榮退伍。在部隊的短短4年時間給他留下了永生難忘的記憶。“退伍,只是戰場的轉移,真正的軍人就算脫下了軍裝,依然會保持軍人的信念和勇敢,無論在任何崗位都可以發揮軍人的先鋒作用?!崩宵S說。 22年升旗儀式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為了表達自己的軍人情懷,每年這一天,老黃都會率領家人一起舉行升旗儀式,還會邀請一些朋友聚聚。”洞口村黨支部書記黃高升說,“沒有旗桿,他就上山挑選適合的竹子作為旗桿,以前是在自己家門口升,如今他到這邊養魚了,就把旗桿移到了魚塘邊上,二十幾年啦!年年如此?!?/p> 升旗完畢,老人告訴記者,退伍回鄉后,政府安排他到明溪農械廠上班,可他把機會讓給了別人。為何這樣做?老黃說:“我是軍人,我得靠自己,不能給黨和政府增加負擔?!?/p> 退伍48年了,黃家祥一直在家務農??伤麜r刻不忘自己的軍人身份,退伍以來,他一直想用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軍人情懷,可由于當時生活非常困難,根本沒有條件來實現。直到1995年春,家里生活逐漸好轉,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花100多元買了這面軍旗,實現自己“人雖退伍,心系部隊”的情懷。 從那以后,他每年8月1日都組織家人舉行升旗儀式,就這樣堅持了22年?!安筷犲憻捔宋?,沒有部隊,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永遠是人民的子弟兵,今后,我人到哪兒,旗就升到哪兒,只要我還活著。”老黃堅定地說。 永遠是個兵! 黃高升介紹說,黃家祥老人在村里建設中做事都是最積極的,雖然七十多歲高齡,村里修路時還堅持幫忙拉磚塊拉水泥,幫忙在道路兩旁植樹。村里無論誰有什么困難,老人知道了都會到家中驅寒問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老黃身上穿的是當年的舊軍裝。他家人介紹,老人格外珍惜這身軍裝,那是當年入伍時軍隊統一分發的,老人只在每年“八一”升旗的時候才舍得穿上。唯一一次例外是2012年老人與兒孫去北京旅游,參觀毛主席紀念館瞻仰毛主席遺容,老黃突然找個地方換上了這身軍裝,向一代偉人行起軍禮,全場參觀者見了,非常感動,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們家人從一開始就對他的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每年建軍節這天我們都會陪著他一起升旗,一起慶祝,因為我們知道,在他心中自己永遠都是一名軍人?!秉S家祥的大兒子黃泉發說。 黃家祥有3個兒子4個孫子1個孫女。兒子中,兩個在清流邊打工,邊養魚;一個原來在廈門打工,現在也打算回到清流。最大的孫子今年21歲,已經在浙江寧波當消防兵,最小的孫子9歲。今年“八一”,兒孫除了當兵的大孫子外,都回來與老人一同過建軍節。 老黃說,鐵道兵后來撤銷編制,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鐵道兵這個兵種了,可在我心中,自己永遠是個兵,是個鐵道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