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福建省政協常委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 香港籃球總會候任會長 菲律賓拿督 怡高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總裁 施維雄 東南網香港8月9日訊(本網記者 徐倩)「嘭嘭嘭」,7月28日晚的香港伊莉莎伯體育館人聲沸騰、座無虛席,黃衫與紅衫球迷坐鎮涇渭分明,他們是來支持自己心愛的球隊——永倫和南華,為他們在「2017年度香港籃球聯賽」男子甲一組季后賽總決賽中奪冠搖旗吶喊。經過激烈的比拼,身著紅衫的南華隊力壓對手取得聯賽冠軍。這時,同是籃球迷的施維雄也坐在觀眾席上,觀看這場年輕人之間體力與技巧的較量。同時,等待為冠軍隊頒獎。 施維雄(前排右四)與南華隊員合影。 本年度的香港籃球聯賽由香港籃球總會主辦,而施維雄是籃球總會常務副會長。這責任一擔就是十二年,憑借對籃球的熱愛,他決定繼續為籃球總會服務,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這項熱血運動中。據悉,施維雄已經被選舉為新一屆香港籃球總會會長,將于8月11號正式就職。 當晚,施維雄接受了東南網香港站記者的專訪。 抓住青年的籃球情緣 「今天的比賽可謂一票難求,這才是年輕人喜歡的運動,一眼望去都是年輕的面孔。」他說。 據了解,香港籃球總會是香港特區政府注冊的唯一籃球運動最高機構,獲得政府基金撥款。正是因為級別高,施維雄坦言,壓力大,肩負的責任也更多。不過他始終認為,只有抓住青年人真心所愛,才能引導他們走向正途。 現在有些年輕人對香港社會有怨言、有戾氣,在酒吧、網游、非法示威中荒廢自己的前途和人生,對此,施維雄強調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非常重要。「他們愛籃球,就培養他們,我雖然打得不好,但是在籃球總會可以起到管理、引導的作用。」正面引導香港青年人正是施維雄長期堅持籃球總會工作的初衷,他說,「通過籃球,年輕人可以接觸大量正面的事物,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成為正能量的人,這對他們個人,對社會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決賽現場。 籃球是加強溝通交流的世界性語言,施維雄介紹說,香港籃球總會每年都會主辦「超級工商杯國際籃球邀請賽」,邀請印度、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四隊亞洲國家隊及美國南加州福建同鄉會籃球隊、廣西威壯籃球隊與香港本地三支球隊進行切磋。 為擴大交流面,籃球總會已經決定邀請內地籃球隊參加比賽,為香港和內地青年加強理解、交流互動提供機會。 十二年的籃球總會生涯中,施維雄曾多次帶領香港隊參加國際賽事,回憶時他感觸頗深。他說,「香港隊很團結,有凝聚力,在激勵之下能爆發潛力。」他帶隊打超級工商杯的時候,就重磅推出奪冠獎勵20萬元的激勵機制。「當時有隊員還價說,第二拿10萬可不可以,我說不行!一定要第一!」施維雄笑著說。隊員們群情激昂,在施維雄帶隊的幾年,香港隊蟬聯超級工商杯冠軍,大家也培養起深厚的感情。迄今為止,球隊的很多人都退居做幕后了,但還是沒離開籃球。 期間,施維雄也促成了香港隊首次中山交流之行,他說,自己能帶隊交流,為兩地搭起橋梁很高興。 據了解,香港籃球總會和閩籍鄉親有很深的淵源,多位鄉賢都為香港籃球事業出錢出力。值得一提的是,現任籃球總會會長是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的榮譽主席李群華,他已經擔任籃球總會會長20年,上一屆會長則是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的永遠名譽會長施子清先生。據了解,第一個當上國際籃球聯合會(FIBA)主席的華人程萬琦正是香港籃球總會的第一任會長,現在仍是總會的永遠名譽會長。 「所以,籃球總會真的能為香港青年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情,所以我做這些工作都是值得的。」施維雄說。 對大多數在港閩籍鄉親而言,相比香港籃球總會常務副會長,甚至下一屆會長的角色,施維雄擔任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香港福建同鄉會監事長的身份則為更多人所知。 整潔的西裝、親和力的笑容,施維雄給人留下了溫文爾雅的印象。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即將在8月13日舉行換屆典禮,新一屆領導班子即將登場。11日和13日相隔兩天,在香港籃球總會挑起大梁后就要卸下晉江社團總會的擔子,退居幕后,談到這里,施維雄說,「我喜歡做實事,無論在哪個會,在哪個位置,為大家、為香港做出點成績才是最實在的。」 回憶最初的夢想:有成功 有遺憾 兩年香港晉江社團總會主席的任職時光,被問及最初制定的「小目標」有沒有完成時,施維雄說,「有成功,也有遺憾吧。不過我之所以選擇做晉江社團總會主席,初衷是希望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不是戴著帽子,空有虛名。」 香港有30萬晉江籍鄉親,一個村的同鄉會成員人數能達到一兩萬。要凝聚、帶領這樣一支隊伍給兩年前的施維雄帶來了挑戰,如何把他們團結起來成為福建社團的中堅力量呢?答案就是轉型。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2017年傳統團拜。 施維雄接手之前,香港晉江社團總會還叫做香港晉江同鄉會,當時晉江的村鎮同鄉會也有90個左右。「同鄉」,顧名思義,大家主要著眼同鄉的事情,各會之間缺少聯系。施維雄接手后下定決心,將同鄉會轉型升級,真正把90個屬會的鄉親擰成一股繩,形成有影響力的團體。「現在90多個屬會,每個會都是總會的成員,總會有任務通知下去,馬上一呼百應。凝聚力大大增強,這是外界對我們這屆轉型評價最多的一句話,」施維雄自豪地說,「鄉親們爭先恐后,怕沒有任務分配到他們。」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特首選舉。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參與「反港獨 撐釋法」。 實際上,當時有很強烈的聲音反對轉型,施維雄頂著不小的壓力。「曾經有人指著我說‘你會變成千古罪人’,不過不要緊,他們當時沒有從全盤考慮,現在我們做出成效了,他們的想法也會隨之轉變。」 堅持做實事的施維雄還做了另外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統計所有會員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多個類目,具體到哪棟大廈、有多少會員,這是總會此前沒有實施的工程。施維雄聘請新員工推進這項工作,在他的任期內,工作已接近尾聲。 一路整合,一路擴大,除了晉江社團總會宣傳到位,轉型凝聚人心,施維雄還宣布在任期的一段時間內免除入會費200元,這吸引不少鄉親。「雖然200元并不是什么大數目,但總像一道門檻似的,所以干脆把門檻拆掉,只要在我任職內入會的全部免費。」施維雄說。 香港晉江社團總會敬老活動。 除了會費全免,鄉親們的文化娛樂生活也豐富了許多。去年,晉江社團總會特地從晉江請來高甲戲表演團,為父老鄉親帶來閩南地區的特色劇種演出,四天足足開滿八場,鄉親會員尤其是年長一輩反響熱烈。「辦一場這樣的活動要花費一百多萬元,不過鄉親們很喜歡,特別是老人家,演出場場爆滿,我也覺得很值得。」施維雄說,「今年還有很多人問我高甲戲什么時候再來,但可惜,戲院排期太緊,約不上檔期。」 雖然高甲戲沒能年年有,但晉江社團總會的敬老活動卻不曾缺席。施維雄說,去年11月的敬老餐聚活動,有2000多位65歲以上的老人家捧場。施維雄記得,活動當天電梯無法使用,雖然有些老人行動不便,坐著輪椅前來,但他們堅持要參加。最后,在別人的攙扶下,老人們握緊扶手,一級一級樓梯地走上來,「當天也都是簡單的茶點,但是老人家們能山長水遠地來參加,這般支持讓我很感動。」 施維雄說。 每次敬老活動都會提前派票,以往只提供一千多個名額,可以坐滿酒樓的一層席位。施維雄看到老人家反響這么熱烈,當即要求加開一層,增加一千多名額,讓老人家們感受到溫暖。 施維雄始終相信「做事在平時」的道理,要帶領好一個大家庭,一定是從對鄉親點點滴滴的關心,從發自內心的關懷開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組成一支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晉江鐵軍」。若有事相求才登門造訪,是不會得到人心的。 在賽馬會舉行「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活動。 施維雄與晉江社總領導在新春期間走訪香港安海同鄉聯誼會。 晉江社團總會屬會眾多,但每逢過年,施維雄都會帶領一眾副主席等拜訪,為鎮會領導和鄉親送上真摯的新春祝福,其中規模較大的十大鎮會是必到之地。 施維雄的目標里曾寫有「成立香港晉江商會」,不過最后沒有完成。這個目標源自晉江社團總會老會長施子清在十幾年前提出的「世界晉江商會」,并把總部設在香港的想法。「現在內地和澳門,以及在菲律賓、新加坡都有晉江商會,如果香港沒有又何來總部一說呢?」施維雄說,他在上任時就把施老的這個想法放在心里并付出行動。 成立新商會從零開始,耗時耗力,對此,施維雄提出仿照全國工商聯的先例——「一班人馬,兩套牌照」,晉江社總的主席兼任商會會長,兩邊人員共享。雖然這個方法省時省力,但目前香港晉江商會還未成立。 被問到是否會把「商會任務」交給下一屆領導班子,施維雄說,不存在任務之說,這是自己的想法,每屆主席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只能把想法傳遞下去,還需要經過討論和商議。晉江社團總會薪火相傳,一代有一代的做法」。施維雄肯定晉江社團總會新一屆主席是個可靠、積極且有能力做事的人,相信他能帶著晉江的「大家大業」,繼往開來。 卸任晉江社團總會主席職務后,施維雄說,自己會堅持參與不干預的原則,「我可以參與他們的工作,但不能干預他們的工作,就是可以提建議,是否被采納就不一定。」施維雄說,這也是晉江社團總會的傳統,或許正是這樣思想交換,又各自獨立分析、執行的傳統,讓晉江社總這個大隊伍不斷吸收、創新。 社團工作該如何做,施維雄分享了他的看法,那就是社團不應只有社團工作,而需要與時俱進。「我們在港的閩籍鄉親應該更多地參與到整個香港社會事務,參與到支持特區政府工作中去,要把眼光放得長遠,這樣才能把社團做大,把鄉親的影響力提高。」 對待社團青年工作 施維雄:放手 施維雄(前排左五)為團長的香港晉江社團總會青聯會訪京團訪京。 施維雄說,自己對青委會活動的態度就兩個字「放手」。剛上任的時候,施維雄就表示,青年人做他們想做的事,自己支持就好。「青委會花錢可以先斬后奏,我不會在活動里亂指揮,按照他們的想法來,青年工作才能活起來」。 「如果說有什么特別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晉江社團總會的青年工作能做得更出色,」施維雄說,「我們晉江籍青年都很優秀」。 青年發展始終是施維雄系于心間的事情,他在香港籃球總會常務副會長的位子上如此,在晉江社團總會主席角色中也在不斷突破,嘗試創新,「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讓青年人自己去感受祖國的發展」。 施維雄(前排左二)參加「紅色之旅」授旗儀式。 施維雄還是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的常務副主席,促進會每年都會舉辦「香港青少年紅色之旅」系列活動,青少年組團去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實地學習革命歷史,開展愛國教育。 堅持「想青年人所想,給他們所要」的理念,施維雄認為,青年教育還可以再進一步,這就和做籃球比賽的理念異曲同工,即不可強加,只能引導。在年輕一代感受到革命之苦之后,也要讓他們嘗到改革之甜——祖國日新月異,機會多多。 據介紹,今年7月下旬,以施維雄為團長的晉江社團總會組織青年聯合會前往北京開展為期4天的訪問學習交流活動,這也是晉江社團總會成立32年來首次組團訪京,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戴均良、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等領導對晉江社團總會的青年工作做出了高度評價。 活力滿滿的晉江青年,為北大校園的好風光點贊。 訪京回來,參團的成員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看到祖國的發展,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他們認為香港應該積極融入發展潮流。 說起這次活動,施維雄介紹了一段小插曲。隨團青年分為兩個航班前往北京,乘坐第二班飛機的成員遇到航班延誤,等待6小時后,卻在凌晨兩點被告知航班取消,施維雄說,「我讓他們乘坐買第二天7點多的飛機,他們就在機場等到天亮,一下飛機便馬不停蹄趕到活動現場,非常有動力」。 深圳青年義工培訓活動現場掌聲不斷。 施維雄還介紹,去年,晉江社團總會青委在深圳紫荊山莊舉辦了一場青年義工培訓活動,從時間、地點到講課老師,講課題目都由青委制定,有300多人參與,活動反響很積極。 參政議政是政協的基本職能 擔任過第九、十、十一屆中山市政協委員,現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的施維雄從2004年就開始在《成報》上發聲,與一批學者實名發表針砭時弊的文章,每周一到周五,身為福州大學的客席教授施維雄都會如約出現。 「錦上添花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做,但是在喜悅的氛圍中我們要發現不足,提出問題,雖然有得罪人的風險,但是,這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施維雄的文章得到報社編輯的好評,一是時效性很高,二是觀點新穎犀利,所以編輯要求「百分百刊登,且三天內必須見報。」這給施維雄非常大的動力,當年他在《成報》等媒體上的時評,后來被集結成《言歸「政」傳》《特別關注》等刊物出版。 施維雄(前排中)與政協委員合影。 作為擔任近十五年的資深政協委員,施維雄提交了20多份提案,其中不少已經落地實施。他也根據自己的體會和經驗,給那些沒有真正在「其位謀其職」的政協委員一些忠告:「政協委員的身份是一個很好的渠道,需要珍惜,否則等退了才會后悔,后悔沒有把想做的事情做好。」 不同層級的政協委員關注焦點也不同,施維雄在任三屆中山市政協委員的時間里,提案多聚焦民生。任福建省政協委員后,眼光就必須放在全省。就港區政協委員而言,施維雄說,一個港區政協委員至少要關心香港事務,為香港做點貢獻,這是不言而喻的。 調動社會做慈善才是大慈善 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鎮慈善會。 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鎮慈善會。 2010年,施維雄帶頭組建第一個中山市基層鎮區慈善機構——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鎮慈善會。為推進慈善會發展,施維雄發動全力,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就籌集到近兩千萬善款,捐款者包括企業和個人。 兩千萬只是一個數字,施維雄關心的是這個數字被用在哪里,能幫助多少人,能做多少善事。作為會長,施維雄在成立慈善會前就和當地政府約定,籌集到的每一分全部將用于助學、助醫、關愛老人,而慈善會運營所需要的費用,如員工工資、租用辦公場地等都由政府承擔。 神灣鎮慈善會運營成功后,施維雄借助政協委員的身份,就神灣鎮模式上交提案。陸陸續續,中山市24個鎮街都成立了慈善會。在個人慈善和社會慈善之間的關系中,施維雄認為,一個人能捐幾百萬、幾千萬只是個人的力量,要更廣泛地喚起大家做慈善的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動,這才是對慈善事業有真正的貢獻。 最后,施維雄向記者表示,人在社會上,不論擔任何種職位,都有自己的作用,不存在一定要在哪個位置上才能做好,只有在哪個位置才能相對發揮得好。施維雄不后悔自己的選擇,他也是這樣一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淋漓盡致地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