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就接納新成員的條件、程序、要求等細節問題進行準備,接下來銀行的‘朋友圈’將會擴大。新成員的加入將有助于增加資本儲備,提升銀行的國際影響力。”近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保羅·巴蒂斯塔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巴蒂斯塔來自巴西,他在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主要負責經濟研究、風險控制、戰略制定和合作等工作。 巴蒂斯塔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時,西方曾預測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出現問題,反而發展得更好。 “中國經濟體量大,像中國這樣的經濟體能保持6.5%左右的增速,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巴蒂斯塔認為,中國將繼續在世界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一點不會改變。 近年來,金磚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不少人擔心這塊“金磚”會失去光彩,巴蒂斯塔卻對金磚國家的經濟前景表示樂觀,“中國在保持世界經濟的活力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金磚國家將繼續引領世界經濟的增長”。 2015年7月21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上海正式開業。“從提供辦公地點到人員配備、再到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我們都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回想起銀行的成立,巴蒂斯塔感慨萬千,“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要設立總部,中國是最好的選擇”。 巴蒂斯塔認為,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性銀行已經十分成熟,但它們并不能滿足發展中國家的所有需求。正如名稱中“新”字所承諾的那樣,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要做不同的事情。 “我們不會對那些有借貸需求的國家發號施令,而是尊重它們,注重與它們建立平等關系,根據它們的發展戰略與需求,分享我們的創新經驗。”巴蒂斯塔介紹說,“我們還會努力提高銀行的‘綠色度’,把資金更多貸給綠色項目。” 據介紹,2016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批準了來自5個成員國的7個項目,規模為15億美元,集中在綠色能源和交通等領域。銀行預計2017年批準10—15個貸款項目,貸款規模預計達25億到30億美元。 去年夏天,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中國首度發行的30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廣受歡迎。巴蒂斯塔表示,在獲得國際機構評級后,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將再度在中國發債,預計年內還會發行以印度盧比計價的債券,同時也在尋求在巴西和俄羅斯的發債機會,“這是一個全新的充滿挑戰的領域,但我們有信心繼續為客戶提供他們無法從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得到的服務”。 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上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也不斷增強。經常出席國際會議的巴蒂斯塔注意到,在世界銀行、二十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平臺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主要來自金磚國家。“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強,國際上將能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巴蒂斯塔說,“加強合作,我們期待金磚機制更加明亮的未來。”(本報駐波蘭記者 暨佩娟) (本報華沙8月10日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