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二 人物名片 福建省惠安縣政協常委 香港惠安同鄉總會主席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董 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駱百強 東南網香港9月7日訊(本網記者徐倩)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在位于香港北角的辦公室里特別設置了一間展示屋,整齊陳列著自主居家服品牌Tweenklz(晴高兒)系列產品,以粉紅色為主基調,給人以溫暖、可愛的感覺,就在這間展示屋里,記者開始了對駱百強先生的專訪。 鐘情紡織業由來已久 駱百強在Tweenklz展示屋做介紹。 駱百強介紹新款熊貓居家服。 隨手拿起一件服裝,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駱百強便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來。雖然才40多歲,但駱百強已經在紡織界摸爬滾打25年了。與紡織業結緣要從家族上一代說起,父輩打拼創下的「紡織家族」在駱百強的成長過程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小學到大學,駱百強接受的都是香港教育。在香港這個國際化舞臺上,金融、醫生、律師等傳統強勢、高薪行業是許多優秀畢業生的選擇,而他卻對紡織業情有獨鍾,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紡織服裝市場推廣專業期間,他就開始在自家公司幫忙,熟悉紡織產品的制作流程、業務開發等。 「我學的是市場,希望能學以致用,幫助家里公司做得更好。」駱百強說,想成功拓展市場就必須對這個行業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選擇了與紡織相關的專業。那時候,有朋友勸駱百強考慮其他行業,因為做衣服一針一線都是麻煩事兒。但不知為何,駱百強說他對紡織行業有種莫名的興趣,想在這個行業闖蕩一番。從1992年到現在,這一轉眼,駱百強已經堅持了25年。 上個世紀90年代,香港有許多家庭式代工小廠,為大廠做訂單生產,依靠香港國際港口的優勢和政策紅利,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代工女裝衣褲的信達也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居安思危。年輕的駱百強并沒有沉浸在喜悅中,他明白,僅限于本地的代工道路必定走不長遠,一定要去開拓海外市場,沒錯,就從洋行開始,從洋行走向美國市場。 在美國尋找「藍海」 駱百強與美國客戶合影。 美國家庭有別于香港的居住習慣,這為信達帶來了合作商機,獨棟小別墅和花園組合讓美國家庭成員特別是兒童,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穿著居家服。當時,美國市場上并沒有針對這一「藍海」生產的廠家。 信達當時首個合作商Justice,第一批訂單就多達一百萬件童裝睡衣,「25年前,它是我們第一家合作商,我們現在依舊是合作伙伴。」Justice本身是做女童服裝,后來發現美國兒童在家時間長,對家居服需求大。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信達也選對了合作商。 合作期間也并非一帆風順,雙方作為新市場的開拓者,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信達在美國市場的產品。 駱百強與Justice合作時并沒有被告知阻燃需要達到美國法律要求的標準,Justice對要求也不清楚。俗話說「槍打出頭鳥產」,推出市場受到熱捧的同時,也多了很多眼紅的競爭對手。信達和Justice的產品被人拿去檢測,查出阻燃不達標。突如其來的事件讓駱百強措手不及,這在美國是很嚴重的質量問題,公司不僅會面臨巨額賠償,還可能被要求召回所有產品。 慶幸的是,Justice認識到,這是由于自身沒有預先告知才發生的事故,所以沒有讓信達承擔賠償責任,反而誠懇地邀請信達繼續合作。冷靜的思考之后,駱百強說,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變相監督,只要用心解決,便能化險為夷,「有人拿自己的產品去檢測,就證明產品的市場很大,一旦阻燃的關口突破,自己就可以做市場的獨家生意。」美國法律對童裝睡衣的阻燃性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阻燃測試成本非常高,只有生產達到一定規模才能降低成本,數量少必定帶來成本上升,所以,在美國從事兒童制衣的都是大公司,Justice始終堅持著,在駱百強看來,它不僅是規模大,也十分很勇敢,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為進一步熟悉、提高阻燃制衣的水平,雙方把美國的阻燃技術轉移到韓國,在韓國本地找了一家布廠合作,駱百強在磨合實驗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問題,例如生產耗時長,布料加上防火劑再經過后整定型機處理會產生巨大煙霧,每加工一萬碼布就必須關停后整定型機,再花兩小時時間處理,才能進行下一輪試驗,時間成本的大大增加給駱百強帶來了挑戰。「當時風險很大,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不成功就無法打入美國市場。成功也要面臨市場競爭者、消費者的測試。」駱百強說,他之所以不敢有絲毫懈怠,是因為雙方已經知道了美國法律對阻燃的要求。 駱百強始終堅守「下定決心就一定要做好」的企業信條,有了這個執念,信達突破層層難關,和Justice合作的產品自被檢測出現問題后的近25年里,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問題。 內地開發 嚴守高標準 隨著韓國人工成本的提高,駱百強把技術線搬去了臺灣。臺灣當時的紡織業發展正是蓬勃之勢,針織技術發展日益強勢,不可避免地造成勞動力成本上漲,所以,在2000年前后,駱百強決定把技術搬到內地。 為一如既往地保證阻燃的安全性,駱百強從美國請來專家,為合作廠商講解阻燃的技術問題。當時內地對家居服和阻燃功能這兩個概念沒有強烈的意識,大家覺得「很麻煩」,駱百強說:「他們做會做,但并不專注,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從長遠考慮,駱百強決定自己開廠。 2009年,信達在江蘇常熟的工廠正式揭幕。經過幾年的實踐,當時紡織技術已達到相對成熟的水平,在紡紗過程中就可以融入阻燃性能,這是非常大的突破,平紋布和抓毛布都可以在紡紗過程中完成阻燃加工。 公司在解決的阻燃問題后,駱百強又把眼光放遠,希望在保證阻燃達標的同時在布料特性方面尋求突破,首當其沖的就是手感和印花,前者滿足舒適度,后者注重視覺美感,畢竟化纖布相對純棉材質始終達不到后者的柔軟手感,而印花技術也受到環保標準的限定。 駱百強說,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印染過程對水資源產生的污染控制,對高污染行業提出了環保要求。目前,信達正逐步拋棄傳統的水印花技術,轉向數碼印花技術,雖然攻克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但駱百強從心底支持政府這項舉措。對類似紡織這樣的傳統行業來說,技術革新有著絕對的引導性作用,不僅是滿足環保標準,更是提高自我生產率的利刃。 幾年前,駱百強在歐洲紡織機器展覽上接觸到數碼印花,當時技術還不成熟,把印花直接「打」在布上速度慢,價格也偏高。經過這幾年發展,數碼印花的效率大幅提高,成本也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打造原創品牌 銷售方面,信達不再走單一的代工(OEM)路線,轉而開始建立自己的團隊,走「原創設計制造商(ODM)」道路,具體是與客人合作設計每季衣服款式。駱百強相信,一方有技術,一方有概念,兩者優勢互補,緊密合作,一定能實現雙贏。信達在香港的設計師分別和客戶,以及公司在內地的設計師保持緊密聯系。為提高效率,貼近美國客戶需求,信達于2005年在美國開設了辦公室,美國辦公室主要提供銷售服務,接洽新客戶,了解開發需求。 ![]() Tweenklz展示屋。 Tweenklz面向市場。 2010年,信達推出了自有品牌Tweenklz,中文名叫做晴高兒,主打信達強項——家居服。憑借在居家服領域積累的經驗以及生產優勢,信達開始嘗試自主設計,生產成品后批發賣給規模比較小的客戶。對Tweenklz這樣的新品牌來說,小范圍試水是為了更大規模效益,品牌雖新,但信達已經是在紡織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將了,自主品牌若能推向市場,將帶來新的生機。2015年,信達正式面向內地和香港做網絡推廣,可是品牌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市場反應,駱百強把原因歸結于接受度不高。 「大家對阻燃睡衣概念的接受度不高,傳統經驗讓他們認準棉才是最好的,并沒有看到阻燃這一安全性能的價值所在。」正如剛才提到的,手感是信達必須突破的關卡之現一,信達采用的,甚至阻燃居家服市場占主導的生產材質都是化纖,經過加工,火苗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動熄滅,這是天然棉質無法做到的。「遇到著火,家長孩子一定會陷入慌張,而我們的睡衣就延長了生命時間。」 再度開拓海外 危地馬拉市場獲成功 在探索Tweenklz市場道路的同時,駱百強沒有停下開拓的腳步,信達的觸角伸向了中美洲的危地馬拉,開發授權T恤產品線,主攻美國市場。雖然和此前的生意不同,但駱百強認為,授權做的就是印花圖案,流程簡單也有市場。 這次駱百強沒有自己建廠,而是選擇把生產外包給危地馬拉的本土工廠,授權方面則與洛杉磯的公司合作。危地馬拉生產的產品出口美國可以享受免稅政策,但要求所有布料必須來源于中美洲,進口布料無法享受該政策。 除了免稅考慮,危地馬拉優越地理位置也是吸引駱百強的原因之一,貨品航空運輸幾小時,海運兩天就可以抵達美國,可以滿足在兩個禮拜內大量補貨的需求。 給香港青年時間去感受 駱百強接受采訪。 上個世紀70年代在內地出生,移居香港并在香港長大的生活背景,讓駱百強對內地的發展變化深有感觸。「2000年以前,我去江西、蘇州,那里的自然風光很漂亮,但經濟發展不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已是今非昔比。」在美國市場打拼二十多年,他感受最深的也是祖國發展為中國商人帶來的談判地位的提高,「美國以前對中國人是有歧視的,覺得中國人是求著他們做生意,不過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和國家地位大幅提升,我們和對方談判也獲得了應有的平等。」 駱百強感嘆到,現在香港的年輕人不愿意主動回內地看看,甚至產生了恐懼心理,他們無法體會現在的安定生活和祖國的強大是分不開的。 其實,駱百強多次有機會拿美國綠卡,但他都拒絕了。駱百強是一個籃球迷,去美國看NBA是他非常中意的事情,每次比賽前球員和觀眾都會單手放在胸前,慣例唱國歌,表現出作為一個美國人的自豪感,「可是反觀香港,許多人竟然會歧視唱國歌,這讓我無法理解。」 面對這樣的青年現狀,駱百強還是保持著體諒的態度,他覺得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叛逆期,長輩的想法和意見往往被自動劃分到對立面,「你說怎樣,我偏偏不」的心理狀態十分明顯。香港青年從小到大接受的是英式系統的教育,缺少對中華歷史文化的熏陶,出現叛逆也是有根可尋,想要解決,最好是帶他們回內地看看,讓他們自己去感受。「我們不期望100個人有100個轉變,有一半已經是成功,這50個人還有可能再去影響他的同輩。」 積極投身社團 為鄉親服務 駱百強在香港惠安同鄉總會第十五屆董事會上致辭。 今年5月,駱百強榮任香港惠安同鄉總會第十五屆主席,正式開始帶領惠安同鄉總會踏上新一輪的發展道路。駱百強坦言自己在40歲以前基本沒參與社團活動,因為太忙了,經常一出差就是一個月,現在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已經上了軌道,自己也有了時間為鄉親做些事。 駱百強接過印鑒。 剛上任的駱百強對同鄉會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即年輕化和大眾化道路。現在同鄉會的主要帶頭人都是早一批來港扎根的前輩,功成名就之后愿意奉獻出時間和金錢為祖國和香港的繁榮,為團結鄉親出錢出力,但現在還沒有年輕一輩能順利接棒,傳承他們的精神。同時,駱百強也認為,同鄉會不應只局限于自己人,而是向大眾化轉型,更要接香港地氣,把鄉會活動推廣出去,讓福建精神影響更多人。 找準方向 抓住機遇 作為惠安縣政協常委,駱百強更多時候站在惠安同鄉會主席的角度為鄉親服務。他覺得社團年輕化也是他作為惠安縣政協常委應當帶動的方向,「只有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鄉會,鄉會才能在傳承優秀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迸發新思想。」 同鄉會是香港鄉親與家鄉聯系的橋梁,推動緊密雙方聯系也一直是駱百強努力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駱百強也是香港四大商會之一的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董,廠商會每年會去內地交流,為鄉親聯誼交流、事業發展帶去了最新信息,提供合作契機。 關心國家熱點和時事是政協委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就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規劃,駱百強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一帶一路」是個長遠的計劃,如果不是大公司,難以借助這個機遇走出國門。「‘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經濟大多處于落后狀態,從商業層面說,如果鄉親要去開發,真的要勇氣和膽量,從零開始,不過光有膽量也不行,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公司規模和開拓能力」。 他強調,現在自己的生意很大程度依賴美國和歐洲市場,屬于共同進退的節奏,這也是做對外生意行業的通病,「一帶一路」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管道和政策支援。俗話說路通、人通、生意通,現在的落后為未來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潛力,中國的產品將有巨大市場,而這個市場要靠大家一起創造。 信達在肇慶的工廠。 過去兩年,信達研究在越南開廠,作為融入「一帶一路」的第一步,他結合自身行業特點,不求快,但求穩健。駱百強把工廠地點初步定在越南海防市,借力當地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主打成衣制作。海防市規模僅次于河內和胡志明市,位于越南北部,擁有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與中國廣西省接壤,地理位置優勢明顯。駱百強說,信達現在肇慶有工廠,肇慶又靠近廣西,所以打算在廣西和越南的邊境附近開設倉庫,作為布料運輸中轉站,以減少運輸成本。 有條不紊,張弛有度。相比越南計劃,在肇慶發展是信達兩三年內的目標,是信達融入國家建設國際城市群的重要根據地。駱百強認為,肇慶有巨大的潛力。「肇慶在九個城市中面積最大,但開發率最低,土地開發只有7%左右。」駱百強看好中國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這樣需要「釜底抽薪」的工程適合從一張白紙開始,在他看來,肇慶就是不錯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