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9月21日電(記者 劉揚濤)正在舉辦的2017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主題為《鏡像以外——從新媒體發展看藝術攝影趨向》的展區格外引人注目,4名香港攝影師展示了他們的藝術攝影作品,并探討了新媒體時代攝影技術的快速發展給藝術攝影帶來的變化。 “藝術攝影是一個難以準確定位的概念,它是攝影師借以探索視覺以外的空間或層面,進而表達個人思想,實現文化溝通的一種渠道。”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高級研究員麥安是本次的策展人,關注藝術攝影10多年的她希望借此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這種特殊的攝影形式。 “在新媒體時代,藝術攝影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麥安說,科技的進步一定程度上使得攝影師跳出了技術的桎梏,給了他們更多發揮創意的空間,而這恰好符合藝術攝影的追求。 “現代科技讓攝影變得更容易掌握,現在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或理念,你就能很容易地把它拍出來。”麥安認為,攝影已經從單純記錄影像的層面發展到了一個藝術創意的層面。 在此次參展的作品里,既有90年代的黑白照片,也有用現代技術制作的作品,傳統攝影與現代科技在這片小小的展區內碰撞交融。 香港攝影師蕭偉恒的作品《顧客》是4張用購物小票拼接而成的人像。他邀請了4名香港人,請他們把過去一年內的消費單據全部保存下來,然后將這些單據粘貼在一起形成四張“膠片”,蕭偉恒幫四人各拍一張肖像,并利用熱敏技術將其打印在了“膠片”上。 “消費單據記錄著一個人的各種信息,反映著他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從某種角度上說,消費單據就是人的第二張面孔。”蕭偉恒說,作品《顧客》的靈感來源于他對當代人消費模式和行為模式的思考,通過觀察不同類型的消費單據可以判斷出不同類型人的行為跟生活,這讓他覺得非常有趣。 “藝術攝影對我來說就是一面映照生活的鏡子。”蕭偉恒告訴記者,未來他希望完成100張這樣的照片,讓觀眾可以從他的作品里看到香港人的消費模式和生活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