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龍巖9月27日訊(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邱陽 高營光)80多年前,在閩西召開的古田會議,闡明了必須強化作風建設;80多年后,“新古田會議”提出,新時期更要弘揚繼承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優秀品質和作風。 80多年前,“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的蘇區作風傳頌大江南北;80多年后的今天,閩西組織開展“糾正不良習氣 樹立清風正氣”行動,掀起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讓新時期蘇區干部的形象立起來,讓清風正氣在閩西紅土地蕩漾開來。 鐵腕治腐重鑄“閩西本色” 一段時期,連城縣官商勾結、個別公安干警徇私枉法等不正之風甚囂塵上,反映干部違紀違法的信訪舉報不斷。后經查實,連城系列嚴重違紀案件涉案總金額達3000余萬元。在龍巖市紀委的組織指揮下,永定區紀委對區人口計生局原局長林定河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牽出包括永定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吳瑞林,新羅區委原常委、宣傳部長鄭華文,龍巖市旅游局原副局長范甲榮等處級干部在內的多名涉案人員。 這是龍巖鐵腕治腐的典型案例。龍巖市委下定決心,一定要建設與閩西老區相匹配的政治生態,從重從快加大執紀審查力度,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015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3478件(次);立案823件,同比增長22.47%;結案831件,同比增長23.29%。 ——2016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2209件(次);立案1224件,同比增長48.72%;結案1225件,同比增長47.41%。 兩年多來,龍巖市始終堅持“無腐不可反、無往不可咎、無眾不可責”,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今年上半年,立案總數1200件,其中縣處級案件27件,鄉科級案件150件,處分人數873人,移送司法機關55人,形成強烈震懾。 今年3月2日,龍巖市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基層延伸的若干意見》,提出5個方面23條措施,在加強教育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強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查處。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255件、處理39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67人。其中查處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101起、處理274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3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 “大力懲治腐敗,還給了老區人民一個風清氣正的閩西!”老紅軍謝畢真對龍巖近幾年的反腐成效高度贊揚。 傳承創新探索“閩西實踐” “懲治腐敗只是手段,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推動龍巖加快發展!”龍巖市委書記林國耀說。 破“法”者無不從破“紀”開始。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才能有效防止黨員干部走向違法犯罪。因此,龍巖將關口前移,緊緊抓住作風建設。2015年初,龍巖市委印發《關于在全市黨員干部中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的意見》(簡稱“龍巖2號文件”),把請客鋪張和收送禮金、請托說情、謀私逐利、黨內同志關系庸俗化、工作松弛、玩風過盛、迷信、持家不嚴等八個方面不良習氣及其33種具體表現一一列出。還整理出包含倡導、教育、監督、懲處等在內的30條有針對性的糾正方法,“對癥下藥”。兩年多來,龍巖市以落實這一文件為抓手,深入整治不良習氣。 龍巖市衛生和計生委開展收受“紅包”“回扣”專項清理;新羅區開展領導干部向下屬和管理、服務對象借款專項治理;連城縣開展糾正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謀私逐利專項治理活動…… 全市還統一開展部門和行業“潛規則”集中排查,集中治理黨員、干部違反信訪工作紀律當“纏訪戶”“鬧訪戶”,拒不執行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當“釘子戶”,規避執行或消極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當“老賴”等三種不良行為,堅決拔掉“刺兒頭”。 龍巖市紀委還在全市集中開展為期半年的公款存儲中謀私逐利問題集中整治。龍巖市“兩辦”制定出臺了《關于防止在公款存儲中發生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的暫行辦法》。此舉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并作出批示,中央有關部門就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龍巖市還加強立規矩、定制度,做到專項糾治一個問題就完善一項機制,積累一條經驗就轉化一條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兩年多來,共建立《請托說情登記報告暫行規定》等制度100多項。 據統計,龍巖2號文件實施以來,全市共開展專項整治70多項,對1500余名存在不良習氣的黨員、干部進行糾正處理。2016年全市“三公”經費比2014年降了近五成;在2016年市、縣、鄉換屆期間,反映縣、鄉兩級組織提名人選的檢控類信訪件比2011年下降40.6%,特別是反映違反換屆紀律信訪舉報僅1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從古田再出發,老區干部將革命傳統與新時期的精氣神完美嵌合,推動閩西發展突圍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