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閩港要聞 > 正文
    香港過中秋:看大坑舞火龍 體味百年不變的文化傳承
    2017-10-05 09:47:18?吳玉潔?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楊龍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又至,月色清輝灑滿大地,照著家家戶戶歡聚團圓。從安徽的堆寶塔到廣州的樹中秋,從蘇州石湖看串月到云南少數民族的“拜月”“跳月”,各地的中華兒女用不同習俗歡度佳節,分享節日喜悅。

    在香港,中秋除了吃月餅、賞花燈,還有一項獨特習俗——大坑舞火龍。中秋節期間,銅鑼灣大坑的大街小巷,蜿蜒起伏的火龍在鑼鼓聲中歡騰起舞,熱鬧非凡,平日寧靜的街區變得火光閃爍。這項傳承了百余年的風俗,不僅寄托了香港人對中秋團圓的美好祈愿,也讓人感受著時尚都會和傳統文化的奇妙融合。

    百年不變的中秋傳統

    從天后地鐵站出來,繞到香港中央圖書館背后,喧鬧的車流聲漸漸減小,寧靜的生活街區出現在眼前,這里便是舞火龍的所在地——香港大坑。大坑原是個小小的客家村落,經過不斷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集中了精品餐廳和公寓的時尚社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居住。然而,大坑中秋舞火龍的傳統從未改變,如今,這項充滿生命力的活動已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香港又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

    所謂的“火龍”,實際上是由粗麻繩做龍骨,加上珍珠草包裹制成的,“龍身”身長67米,共有32節,重量超過100公斤,光是“龍頭”就有48公斤重。舞動前,會由嘉賓或長者,將數萬枝長壽香細密均勻地插滿龍身,舞動起來火光點點、上下騰飛,頗有蛟龍出海的氣勢。

    “我從1961年開始舞火龍,到現在已經參加了半個多世紀。”今年已經七十多歲高齡的陳德輝是香港首位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繼承人,也是舞火龍的總指揮,提到舞火龍,他難掩滿臉興奮,如數家珍地介紹起舞火龍的起源。“十九世紀末,一場瘟疫來侵,大坑很多村民因此喪生。相傳,一名長者稱菩薩托夢,只要于大坑舞動火龍即可消弭疫情,這個習俗也就保存了下來。”

    自1880年中秋開始,大坑火龍已經在香港“游動”了過百年,其中只于抗戰期間被迫停辦,自此風雨不改。陳德輝說,“還記得香港回歸那一天下了瓢潑大雨,沒想到一擂鼓就天公造美,我們用舞火龍表達了大坑居民對香港重回祖國懷抱的喜悅。”

    經歷過慶祝香港回歸,曾助力香港走出SARS后的旅游低迷,“舞火龍”陪著香港特區共同成長,早已從一項民間活動變成了充滿共同回憶的中秋盛事。“在大坑長大的人都知道能參加舞火龍是一種榮耀,”陳德輝笑稱。如今,舞火龍不單單吸引著大坑的原居民,還吸引了不少住在區內的海外人士參與其中,和本地人共同慶祝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

    一條火龍凝聚鄰里

    為了給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獻禮,今年的中秋舞火龍特別由傳統的三天延長到四天。“火龍”在點睛開光后,開始在大坑區內游街,途徑浣紗街、京街、新村街、銅鑼灣道等,游街完畢再返回浣紗街重新插香并進行表演。璀璨夜色下,數十名健兒左右騰挪,配合著傳統的步伐和姿勢用力舞動;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小女孩,手持云燈和蓮花燈一同出發,增添喜氣。在圍觀市民的叫好聲中,萬千火光為大坑街道裝點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作為社區的大事,每次中秋期間,大家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齊心協力合作籌備。”葉華勝參與舞火龍已經幾十年了,平日里他作為電工奔波忙碌,中秋來臨,他總會義務回到大坑幫忙。“想要完成一次舞火龍其實并不容易,單是扎制火龍這一項,就需要一周多的功夫,極為考驗人的耐心和體力。”

    除了制作辛苦,要想要把火龍舞得好看也不容易。一場火龍巡游表演,包含了“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和“起結龍團”等豐富的舞動方式,整個過程最少持續兩個多小時。葉華勝說,插滿線香的龍頭和龍珠分量極重,舞龍者往往一兩分鐘就需要替換,再加上龍身和龍尾部分,單單一條火龍就需要百來人協作。街坊鄰里全都是義務幫忙,希望齊心協力將這個珍貴傳統守護保存下去,繼續發揚光大。

    一條火龍團結社區,如紐帶般串聯起大坑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更讓居民間多了一份鄰里深情。“記得小時候住在大坑,年年中秋節都是人山人海,數十個赤膊漢子拿著插滿線香的火龍揮舞著、奔跑著。看到火花閃閃的龍珠飛舞,火龍上下翻騰,小孩子會追著東跑西跳,大人們則在觀賞之余閑話家常。”已經搬去東區的趙峰,依然保持著每年看火龍的習慣,他說如今參加舞火龍不單只是圖熱鬧,更是在繁忙都市生活中,重拾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和鄰里間的脈脈溫情。

    文化遺產齊心保護

    賞月、食餅、看火龍,如今,舞火龍早已舞出大坑,聞名香港。每到農歷八月十四的下午,就有觀看火龍表演的人接踵而至,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攝影發燒友陸續匯集,早早地端著“長槍短炮”在最好的位置等待“火龍出街”。伴隨著喧天鑼鼓,火龍騰飛起舞,光芒四射,人群歡呼喝彩,火爆場面映襯著月色更加迷人。

    為了保護好這項香港傳統文化活動,香港特區政府多年來不遺余力地對此加以推廣,更與大坑坊眾福利會緊密聯系,通過專題研究和教育推廣等工作,保護和傳承舞火龍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大坑舞火龍”和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游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四個極富“港味”的節慶項目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價值得到了國家的認同和保護。

    “由于制作過程辛苦,舞動時還有可能被香灰燙傷,很多后生仔都沒法沉下心來參與。好在舞火龍已經被納入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知道這個項目的人越來越多,也開始有更多人愿意傳承這個技藝。”年輕的阿杰看著舞火龍長大,現在已經是火龍隊的成員之一,他對舞火龍近年來的發揚光大深感欣慰,“這不僅是香港傳統,更是華人的文化財富。”

    始于祈福,世代傳承,一條火龍在香港舞動百年,承載的不僅是香江兒女對美好生活、中秋團聚的不變期待,也蘊藏著炎黃子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意和延續。伴隨著舞火龍的名聲大噪,香港開始突破陳規,用創新形式展現傳統元素。近年來,“LED火龍”走進香港鬧市,穿梭在灣仔利東街、皇后大道和薄扶林等地,避免了傳統香燭帶來的“濃煙明火”,讓飛舞百年的傳統火龍煥發新的生機。(吳玉潔)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蜜桃臀久久伊人福利,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美丽的姑娘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偷天宝鉴在线观看国语|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动漫美女和男人羞羞漫画|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美aaa特级毛片|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va| 六月丁香综合网|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 青草影院内射中出高潮|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大奶校花催眠全世界| 哪个网站可以看毛片|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高清性色生活片| 欧美日韩亚洲二区在线|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小视频|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樱花草视频www| 国内自拍青青草|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www|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xxxxx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久草资源福利站|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