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展茶企工作人員展示設計新穎的茶葉包裝
造型獨特的展館、琳瑯滿目的展品、來自國內外的特色食品……14日,記者來到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首屆中國(武夷)食品博覽會現場,帶著大家搶先看展。
走近太偉風景會展中心,清新翠綠的茶展區吸引了記者眼球。展架上新穎的茶包裝和萌萌的小青柑茶為會場帶來一陣清新之風。
“我們的小青柑茶是傳統技藝與青年消費需求結合的一款新品,利用傳統柑皮加普洱的制作工藝融入時尚的包裝,結合輕便的泡飲方法,對年輕消費者而言,‘顏值’高、易攜帶還養生。”該展區負責人王雅琴表示。
在展區的另一邊,由木門框、老茶桌以及舊時房屋構件組成的茶展區也是本次展會的一大特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參展商將自家的展區裝扮得古色古香。“在仿古的環境中品茶,別有一番風味!”武夷山浩馨閣負責人吳女士向記者透露,本次茶博會上,她將為嘉賓奉上自家珍藏的好茶。
茶博會能看能買的不僅是茶,茶點、茶具、茶人服等也令人目不暇接。第二次來武夷山參加茶博會的臺灣幸記食品,不僅帶來當家產品鳳梨酥,還帶來了不少新式茶點。在其它展位上,銀制茶具、紫砂茶壺以及閩北的建盞等茶器令人賞心悅目,各式各樣的茶人服也為本屆茶博會添彩。
在品茶之余,各位嘉賓還能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茶事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茶博會為來賓準備了一場宋代茶藝展演。屆時,伴著古韻悠長的宋詞樂舞,茶藝師將為大家還原精彩的宋代“點茶”技藝。
在食博會展館前廣場,憨態可掬的“吉祥六寶”并排站著,手捧橙子、酒釀、靈芝等,靜待迎接八方賓朋。它們都有獨特而響亮的名字:“雞寶”“茶寶”“魚寶”“筍寶”“酒寶”“菇寶”,似乎想告訴所有人,他們就是閩北名特優農副產品的代言人。
走進“一帶一路”特色品牌館、國內其它食品館、新疆木壘縣特色食品館、武夷名酒館、縣市館,客商們各自忙碌地布展。
“這是從我們基地種植的玫瑰花中提煉出來的。”來自木壘縣的客商王嘉邊布展邊向記者介紹,因為南平與木壘縣的兄弟情誼,讓他們有機會過來參展,所以館內12個展位,帶來的都是當地優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產品,“我們不僅僅是想推介自己的產品,更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更加了解新疆。”
“我們一吃完午飯就趕過來布展。你瞧,這是野生紅菇、筍干、木耳、香菇,都是土特產,保證綠色原生態。”來自松溪的何家樂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忙著拆開一箱箱食品包裝,并將產品分類上架。
“南平舉辦首屆食博會,這有利于我們進一步開拓市場,讓我們的產品離大家更近一些。”臺灣客商池建金此次帶來了巧克力派、榴蓮派、提拉米蘇蛋糕等過來參展,同時他還帶來一名非洲小伙兒Geof。池建金告訴記者,Geof是自己的客戶,他有很好的非洲特產,如非洲可可油、桉樹蜂蜜等。所以此次過來參展,就叫上了Geof。Geof說,這是他跑中國市場的第二個年頭,去年一年跑的都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此次過來是想把自己家鄉的特色產品介紹給更多的人。
☉陳冰倩 林夢琳/文 朱宇/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