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整治后的湖石淉實現湖暢水清岸綠景美。湄洲日報記者 蔡昊 攝 記者昨來到湄洲島湖石淉,只見綠水盈盈、植物漸茂,石橋橫跨、風車轉動,一幅優美景象。以往這里垃圾堆積、環境面貌差的狀況已經成為歷史。這是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積極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全力保護好湄洲島生態環境的實際行動。 湖石淉是湄洲島上唯一一處天然淡水湖,面積近150畝,總庫容量56萬立方米,匯水面積4平方公里,周圍有西亭、寨下等4個村莊。由于此前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湖中,導致水質污染嚴重。湖石淉自凈能力差,污染物常年堆積,也破壞湖內生態系統。為了更好保護湄洲島,進一步改善水質,我市實施了湖石淉整治工程。通過對污水的收集、水質凈化、周邊5條排洪渠整治、植物種養等方式,改善湖石淉及周邊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對湖石淉濕地水量形成支撐,改善湖體水質,達到景觀用水標準。 截至目前,湖石淉及周邊生態水系綜合整治項目完成投資1.48億元,整治岸線總長11.77公里,擴建、新建滯洪湖各1處;綜合治理疏浚馬西渠、沙厝渠、胡石渠、西亭渠和北埭渠等河道2.82公里;建設生態補水濕塘5處、生態補水管24多公里、翻板閘1座、西亭水閘1座;打造凈化區、過濾區、吸附區、調節區和渠岸生態修復區等五大濕地水質涵養區;同時在生態補水管網沿線布設入滲設施、凈化設施、滯蓄設施和回用設施等其他海綿措施,進行沿線雨水收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還將計劃實施湖石淉森林公園建設、湄洲島下肖濕地及周邊水系連通整治工程和片區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連通湖石淉片區渠系,全面提升全島湖庫溝渠生態環境,實現湖暢、水清、岸綠、景美,助推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設。(湄洲日報記者 黃國清 通訊員 林國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