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定會館一行與上水廖氏鄉親們在廖萬石堂前親切合影。 東南網香港11月28日訊(本網通訊員 張文昌、張初輝) 11月26日上午,香港永定會館一行40多人在會長蘇建豐的帶領下,來到香港新界「永定村」上水鄉廖萬石堂,走訪世居于此的廖氏鄉親,共享客家美食,共敘客家鄉情,共話未來發展。 據上水鄉廖萬石堂族譜記載,六百多年前,廖氏上祖從當時隸屬汀州上杭縣的鳳城龍崗(今永定)遷居香港上水,繁衍迄今已二十八代,逐步發展成一個擁有6000多名廖氏族人的大村莊。廖萬石堂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個兒子先后于北宋時期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一萬石,后人遂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以示紀念。 當天,與廖氏鄉親歡聚一堂的永定會館一行還有:理事長林一鳴,監事長雷作洲,常務副會長蘇乃英、李彩娘、林彩玲,副會長江富英、吳泰昌、張文昌、張初輝、蘇建輝、林兆元,常務副理事長江中保,副理事長曾星盛,副監事長林萬發、江華光,榮譽顧問林尙增,顧問游繼標、李榮祥、邱作泗,婦女事務部主任林彩園、副主任林妙芳、蘇冬和,慈善福利部主任游春容,旅游康體文藝部副主任黃琳等。 參加當天聚會的上水鄉廖姓鄉親有:上水鄉前任鄉長廖漢強、副鄉長廖潤昌,92歲的廖祿全長者,86歲的廖滋齊長者,85歲的廖太全長者及30多位鄉親。 香港永定會館會長蘇建豐(右二)、副會長張初輝(左一)、上水鄉前任鄉長廖漢強(右一)、副鄉長廖潤昌(左二)。 廖漢強老鄉長接受采訪,詳細介紹廖氏先人的遷移過程。 據介紹,早在1988年,上水鄉賢廖漢強、廖滋齊、廖立干等就已經開展“尋根問祖”活動,在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的幫助下,他們于1990年找到了祖籍地一一永定風城洋塘下(楊桃樹下)。從此,上水廖萬石堂與永定來往密切。 溯本追源,回饋祖籍地。香港上水廖氏自1990年首次回永定謁祖后,多次回永定觀光祭祖,參與捐資助學、建校舍、修橋筑路、成立獎學基金等慈善活動。 迫不及待地合影留念,鄉情濃濃。 廖萬石堂內還懸掛著乾隆年間巡撫(永定青坑人)廖瑛贈送的牌匾「澤綿萬石」。據說,廖氏早期曾受當地人欺凌,自巡撫廖瑛贈送牌扁后,無人敢欺負廖氏了。再后來,便成了當地的名門望族。 寬大的祠堂里還保存著舊時客家人的農耕農具,風車、犁、耙、谷笪等應有盡有。 「娘子軍」巧手制作永定家鄉美食:芋子粄。 「娘子軍」巧手制作永定家鄉美食:糍粑。 品嘗一起親手制作的永定客家美食,鄉情更濃郁。 姐妹一家親,共約今后常相聚。 香噴噴的永定家鄉風味,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叨叨鄉情。 廖萬石堂建于一七五一年,屬三進兩院式建筑。整座建筑裝飾華麗,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目皆是,題材多為傳統吉祥圖案。 上水鄉鄉公所。 上水鄉圍內村。
村內一瞥。
村內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