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媽媽”詹紅荔、四十年守護殘疾之家的朱邦月、帶病父上學的曹陽飛宇、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墻面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身影,講述的是一件件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情。3日是周末,在南平雙溪樓和市博物館的南平市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南平市道德模范風采“道德的力量”專題圖片展覽現場,許多市民前來觀看。 以道德模范為引領,打造文明崇德向上城市。南平先后產生過4位全國道德模范、2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5位省道德模范、13位“中國好人”以及46位“福建好人”,道德模范數量名列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盡管大家的經歷、事跡各不相同,但都彰顯了人間大愛,展示了人性大美,我想這體現的就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底色。”市民劉長福看展后很受感動,他說:“這些都是社會正能量,應該更為廣泛地進行宣傳,要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好的風氣,讓我們大家,特別是下一代的孩子們在這種良好風氣中‘見賢思齊’,向上向善。” 王雅珍也帶著剛剛結束興趣班課程的孩子看展覽。“她真了不起!”在福建省首屆美德少年曾婉欣圖片前,孩子駐足并指著圖片說。而王雅珍則一邊鼓勵地摸著孩子的頭,一邊對記者說道:“一直以來,都很矛盾如何給孩子樹立榜樣,其實現在看來,孩子心中早有自己的榜樣,墻上圖片中那些‘美德少年’們,就是最好的榜樣。” “道德模范作用的發揮,最關鍵的還是落實在模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凡事以身作則,這樣做事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帶動影響更多人向善。”作為第五屆南平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南平市延平區義工協會會長的王桂武感觸很深,“做了近10年的義工,我是看著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務社會、志愿服務他人的隊伍中,真的很開心,也很自豪。” 康德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仰望終生。一是頭頂上的燦爛天空,一是人們心中崇尚的道德準則。“南平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道德模范,他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精神楷模、道德標桿,有著無窮的指引力量。”中共南平市委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丁愛英介紹,通過舉辦展覽,讓市民更多地了解他們,從他們的事跡、言行中找自身的差距、不足和方向,使道德模范精神成為大家的信仰指引,使“道德之光”更好引領城市文明。(吳建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