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中指出:“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是社會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和對推動社會發展最具潛力的一代”。日前,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圍繞青年發展主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專訪。 內地交流、實習:了解內地文化 拓展個人視野 近幾年來,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互訪、實習愈加頻繁,每年約有2萬名香港青年前往內地交流,其中超過3000名大學生在暑假期間,到內地的不同城市、單位、企業實習,實習期約1個月到6個星期。“香港青年通過到內地城市交流,既能了解各地文化與就業前景,又能結識新朋友,建立人際網絡,這對他們的學業以及未來的事業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劉江華局長說道。 據了解,今年8月,“故宮博物院青年實習計劃”和“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成功舉辦,吸引了對文化和自然保育感興趣的香港青年參加。參加這兩項計劃的香港青年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此次經歷終身難忘。他們中很多人都表示想再次回到去過的地方,并想投身文化、環保事業。在劉江華局長看來,這已經達到了實習計劃的目的,幫助香港青年拓展了視野,對規劃未來職業生涯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直以來,香港不同的部門都有各自關于青年發展的工作,但始終缺少一個統籌性的機構。2018年,香港將成立“青年發展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牽頭,跨局、跨部門協作,統籌和落實青年發展相關工作。劉江華局長表示,目前青年發展委員會有兩個重要目標。一是做好與青年“三業三政”相關的工作,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并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給青年提供機會與政策方面的幫助;二是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與計劃培養香港青年的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 青年共享空間計劃:支持和鼓勵青年創業 近幾年來,內地青年創業熱情高漲,在香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同樣選擇自己創業。據劉江華局長介紹,香港特區政府投入3億港元作為青年發展基金,以資金配對形式和非政府機構合作,支持青年人創業。目前3億基金中已經批出2000多萬港元,支持約100名香港青年的創業工作。創業青年須在香港辦理注冊和商業登記,但業務范圍并不局限于香港境內,務求讓青年人放眼世界,發掘在香港以外的機遇。“香港的發展與內地的發展不可分割,在創業方面也是如此。希望香港和內地的年輕人能將彼此的想法結合起來,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劉局長表示。 為支持香港青年創業,香港特區政府于今年公布了“青年共享空間計劃”,目前正在推進階段。據劉江華局長介紹,首階段已有許多機構報名參與,撥出約9萬平方尺的樓面面積,提供給青年共享空間,運營機構收取的租金不會超過市場價格的一半。考慮到年輕人創業需要一定周期,空間的出租計劃將不短于6年。首批共享空間計劃推出后,有許多企業家及機構表示非常看好這個項目,并報名參加。預計明年第二批共享空間會陸續推出。 劉江華局長表示:“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及運營機構能加強與內地,尤其是深圳等周邊地區的創業孵化基地間的交流合作。最近我們也有前往深圳的創業園考察,發現那里也有不少香港青年進駐,開展工作。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希望今后雙方加強交流合作,為年輕人創業提供更多方便與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新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成立將為香港青年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劉江華局長介紹,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從去年開始支援香港大學生前往“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訪問交流,去年有500多名學生參與,今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000人。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對于香港青年來說同樣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隨著區域內各項合作逐漸深入,青年們無論在學習、創業、職業發展上都會有更多的機遇。據劉江華局長介紹,今年暑假有約800多名香港大學生去廣東實習,這對他們了解廣東,了解大灣區的發展都是很有益的。劉局長表示,香港作為開放性國際化都市,今后也會更加重視人才培養,努力做好“人才樞紐”的重要角色。(人民網 周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