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在家中與子女一起生活,又能享受到養老服務,隨著越來越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建設,這樣的養老模式對于老年人來說將不再是夢想。近日,寧德市已就如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作出規劃,其中提出到2020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區鄉鎮,原則上每個社區對接1個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 新建居住(小)區 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根據規劃,寧德市將逐步建立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和承擔照料責任。支持城鄉社區定期上門巡訪獨居、空巢老年人家庭,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寧德市將新建一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完善提升一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到2020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區鄉鎮,原則上每個社區對接1個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 與此同時,寧德市將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統籌規劃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按照新建住宅區每百戶建筑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區每百戶建筑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的標準,同時執行《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導則》附錄中的街道、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納入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 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按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力爭到2020年城市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面積達到500平方米以上。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當地政府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調劑等方式予以配備。 支持敬老院向社會開放 接納周邊村鎮散居老人 在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同時,寧德市也將加快養老機構建設。 寧德市提出,將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政府投資建設和購置的養老設施、新建居住(小)區按規定配建并移交給民政部門的養老設施、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等改建的養老設施,均可實施公建民營。市縣社會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等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滿足政府供養老年人、低收入老年人、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養老床位逐步通過總體承包、分部承包、委托運營、合資合作等公建民營方式,承包、委托給社會組織、企業或有能力的個人運營。支持敬老院向社會開放,接納周邊村鎮散居老人,合理收費,提高運營效益,使之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力爭到2020年床位使用率提高至50%以上。 同時,對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全面支持,通過優化簡化設立許可手續、降低準入門檻、保障養老用地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建設。到2020年底,民辦(含公建民營、PPP等多種模式)養老機構床位數占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達到50%以上。 2020年農村幸福院 覆蓋60%以上建制村 在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方面,寧德市將推動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達標,在保障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積極為低收入、高齡、獨居、殘疾、失能農村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到2020年,各縣(市、區)農村幸福院覆蓋60%以上的建制村,鼓勵社會資本、慈善組織參與農村幸福院建設和運營。通過鄰里互助、親友相助、志愿服務等模式,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委會、老年協會等作用,積極培育為老年人服務社會組織,依托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農家書屋、全民健身等設施,為留守、孤寡、獨居、貧困、殘疾等老年人提供豐富多彩的關愛服務。 (記者 吳寧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