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帶著家人到鴻建農莊,看那里的古戲臺,吃上一餐農家宴;晚上,我們可以走到桔子洲頭,欣賞縣城美麗的夜景。”昨日,在深圳工作的黃志文在電話中向筆者介紹他的元旦假期安排。就在這個假期,在上海工作的陳國方也準備帶幾位外地同事到家鄉,吃李坊紅燒豬蹄、觀杉關雄偉古隘,登司前香爐高峰、釣武夷天池溪魚……“光澤味”十足的旅程安排讓同事們對即將到來的假期很是期待。 越來越多的人將光澤納入自己的旅行計劃,這是當地發展全域旅游帶來的可喜變化。 立足豐富的旅游資源,光澤縣圍繞發展全域旅游,以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為突破口,按照“整合資源、突出特色,以點帶面、打造精品”的總體思路,確定了以城市旅游綜合區為核心,以沿316國道鄉村傳統文化景觀線和沿332省道鄉村自然生態景觀線為旅游發展軸,同步開發李坊止馬旅游區、崇仁鸞鳳旅游區、寨里旅游區、華橋旅游區、司前旅游區等五大鄉村旅游產業區的“一核二軸五區”發展布局,加快構建山水協調、城鄉互動的全域旅游格局。 全域旅游,是一篇大文章。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光澤縣正大力改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旅游快速通道,改建提升涉旅場所公廁…… “崇溪四級旅游公路通車了,旅游大巴進景區更加順暢,最近鄉里又組織了農家樂培訓,我們接待客人,心里更有底了。”在神山白水漈瀑布景點經營農家樂的管蜜村民曾林燕說。 原來,在2016年,光澤縣完成了水口村至管蜜村11.2公里的道路改擴建,但通往白水漈瀑布景點的仍是一條3.5米寬的村道,交通不便導致許多游客無法近距離感受瀑布的天成之美。 “這條長2.78公里的崇溪路修好后,車不擠了,游客也多了。”李坊鄉公路站站長李小平說,“現在,光澤縣通往神山景區各主要景點近14公里的旅游公路全線貫通了。” 在下大力氣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全域旅游增添活力的同時,光澤縣重點建設本土特色突出的鄉村旅游示范項目,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 漿源村每年3月舉行“三月三”畬族文化節,打糍粑比賽、畬族舞蹈、對歌,豐富的節目讓大量游客流連忘返。盛夏時節,在上屯村的荷花種植園里,一朵朵荷花隨風搖曳,引來大批攝影愛好者……串珠成鏈,光澤縣從整體布局著眼,通過路網建設把旅游村連接起來,以多樣的人文特色、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八方游客。 “今年以來,以鴻建農莊、武夷綠園農業、崇仁億帆水鄉為代表的一大批休閑觀光型鄉村旅游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光澤縣將管密、杉關、百石等村整合打造為鄉村旅游精品樣板,同時結合旅游扶貧,提升鄉村旅游經濟效益。”縣建設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在光澤,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初顯,一條“春登山、夏戲水、秋摘果、冬食膳”的鄉村四季旅游產品鏈條已然形成。(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