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蒼天,為何與你們相遇;腳踏大地,何時與你們重逢。”在故宮實習結束之前,來自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的大四學生許輝萍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話語,并將自己對于北京故宮深深的眷戀,定格在按下快門鍵的瞬間。他說,這是一段最難忘的經歷,也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故宮人”的驕傲和幸運 得益于香港特區政府與廣東省聯合推出的“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15位香港青年和15位廣東青年在今年暑期獲全額資助,攜手走進北京故宮,展開為期6周的實習。 熱愛閱讀的許輝萍被分到了圖書館部門,主要負責故宮內部書籍和資料的整理?!斑@里的藏書十分豐富,也非常珍貴。很多古籍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在故宮才能看到?!?/p> 許輝萍以“大開眼界”形容在故宮的實習生活,并遺憾地表示雖然自己已如饑似渴地閱讀,但在短短時光里,看到的書籍也只算是故宮館藏圖書的冰山一角。盡管如此,許輝萍仍然為能夠短暫地成為“故宮人”而感到驕傲和幸運。 在古建部實習的嶺南大學歷史系大二學生梁碧珊則表示:“通過這次實習,我對于這座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認識?!绷罕躺河行亿s上了養心殿大修,跟隨教她的老師爬上了養心殿的藻井,近距離一寸一寸地測量藻井內部美輪美奐的彩畫。她驚呼“自己做夢都想不到能有這樣的機會”。站在這深宮巷弄間,她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時期,與那個時代的人們來了一場文明對話。 梁碧珊感嘆道,作為一個中國人,能擁有如此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覺得非常自豪和驕傲”,更表示,自己有義務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熱愛中國文化。 “工匠”的專業和專注 在來故宮實習之前,香港浸會大學歷史教育系學生林軒就已被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圈粉”。而當真正走進故宮,面對負責鐘表修復的王津老師、熱愛彈吉他又精通古書畫修復的楊澤華老師、專注陶瓷修復的紀東歌老師……林軒除了暗自慶幸外,更為他們的精湛工藝和專注態度所折服。 在故宮宣傳科實習的工作展開不久,林軒就接到了協同某攝制組拍攝故宮文物修復的任務?!霸诰嚯x不到20厘米的地方,親眼見證一卷字畫被師傅們妙手回春,這可比在電腦熒屏前看紀錄片精彩多了!” 無獨有偶,被故宮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打動的還有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的陳伊琳。她被分在攝影科實習,主要工作是輔助老師為故宮的文物拍照,被稱為是實習團里“摸國寶最多的人”。 “故宮的老師傅們很多已經在這里工作超過幾十年了,經他們的手修復過的文物不計其數。然而,他們在面對每一件文物時,始終保持著面對第一件文物的初心,將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标愐亮照f:“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她表示,日后會以工匠精神為指引,不驕不躁、專心致志,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故宮人”。 中華文化的交流和推廣 今年6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簽署《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標志著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于2022年正式落成。它的建設,將為香港市民欣賞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便利,也將給憧憬為香港和內地文化交流做貢獻的青年們提供大量機會。 “我非常向往能夠成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將‘故宮人’的身份延續下去?!痹S輝萍表示,通過在故宮的實習,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讓他對于推廣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更加堅定的決心。(辜雨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