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積極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2月5日,石城疏港公路二期順利實現全線通車。該項目為省重點項目,總投資4.7億元,雙向6車道,受益人口50多萬人。 湄洲日報記者 蔡昊 攝 編者按: 2016年底,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中國的示范區”目標,本報推出大型報道“美麗莆田在行動”。今年2月5日,建設美麗莆田2018年度部署動員會召開,新一年“漂亮仗”拉開了恢弘戰幕。為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湄洲日報從今日起推出“美麗莆田再行動”專欄進行強力聚焦,關注各專項行動計劃指揮部及早行動、制定目標、明確抓手、強化保障等情況,反映各級各部門圍繞目標任務真抓實干,全力開創美麗莆田建設新局面的生動實踐。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美麗莆田建設行動綱要》承前啟后、深入推進的關鍵年?!弊蛉?,市美麗辦負責人表示,為落實好建設美麗莆田2018年部署動員會精神,今年將盯緊抓實十個預期性計劃指標、十個約束性計劃指標、十個產業集群趕超指標,持續推動美麗莆田建設。 2017年,我市上下團結協作,合力攻堅,美麗莆田建設開局良好。媽祖文化、深水良港、工藝美術、綠色食品、醫療健康品牌創建穩步推進,綠色一產、綠色二產、綠色三產、全域旅游、開放創新、生態文明、城鄉建設、基礎設施、民生改善、文化繁榮、社會治理專項行動全面實施,30個重大項目超計劃完成投資,20項重點工作全部按序時完成任務,8個特色小鎮列入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今年建設美麗莆田的目標已經明確,任務層層分解。在實施“五品牌”方面,具體是:提升媽祖文化國際品牌工作,依托媽祖文化優勢,籌劃舉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活動、重大展會、重大賽事,向世界講好媽祖故事,進一步擴大媽祖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影響力;提升深水良港國際品牌工作,籌建莆田機場,發展水水中轉、海鐵聯運,推進港口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工藝美術國際品牌工作,啟動國家級質檢中心、研發設計院、跨界營銷平臺等項目,籌建信息技術產業化學院,打造工藝美術城提升工程,建設“全球最高端、業態最完整、配套最齊全”的金銀珠寶第一鎮;提升綠色食品國際品牌工作,構建高質量綠色食品產業體系,打造雪津食品產業園、東吳食品工業園,發展一批省級、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醫療健康國際品牌工作,以媽祖國際健康城為龍頭,籌建東南醫學院,形成面向全國的高端??漆t院集群,全力打造中國第一康城和兩岸醫療合作先行區。 在“九行動”方面,綠色產業(一產)專項行動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綠色產業(二產)專項行動要加快打造六個千億產業集群和三個五百億產業集群,啟動“瞪羚”計劃、“獨角獸”種子企業儲備庫,建設協同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產業(三產)專項行動要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會展經濟,拓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開放創新專項行動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建立審批更少、流程更優、體制更順、機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務更好的營商環境,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建設對臺交流基地和臺灣青年體驗交流中心;生態文明專項行動要深度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協調機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補償機制進一步健全,打造生態文明建設“莆田模式”;城鄉建設專項行動要以開展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城市承載力、城市宜居度、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北部山區富美鄉村示范帶;基礎設施專項行動要加快實施綜合交通工程、水利設施提升工程、電網設施提升工程、信息基礎提速工程四大工程,打造內外通暢的交通格局,提升城市承載力;民生改善專項行動要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推動全民健康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文化繁榮專項行動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媽祖文化,創建國家級媽祖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提升文化產業,不斷夯實文化強市根基,力爭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0%;社會治理專項行動要著力推進全市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打造“發案少、秩序好、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更高水平平安莆田。 為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市美麗辦負責人表示,要明確一份施工圖表。堅持目標具體化、工作項目化,形成年度、季度、月份工作臺賬,對肩上任務心中有數,對質量要求心中有數,對工作抓手心中有數。要創新一批工作機制。落實領導掛鉤機制,市縣(區)黨政主要領導每人抓3-5個重大項目,市領導、市直部門主要領導每人抓2-3個重大項目。落實快速協調機制,建立各專項行動快速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和微信群快速反應機制。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以正向激勵為主,推行“一線工作法”。落實項目屬地負責制度,強化各縣區(管委會)項目供地、供海、用電等服務保障。強化督查考評機制,落實“一月一考評、一季一通報、半年一點評一觀摩、年底一總評”制度。 要突破一些障礙瓶頸。實施項目前期工作三年滾動計劃,探索運用項目前期委托制、工程總承包制等,及早做好項目規劃、用地、用海、用林、環評等前期手續。要強化“一把手”招商,做到親自謀劃、親自談判、親自拍板、親自運作、親自跟蹤落實,派出有專業背景的高端人才和有談判技巧的實操能手組成的專門團隊緊盯不放。爭取政策性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推廣PPP、EPC融資建設模式,引導多元化投資主體共同參與、共享收益,有效解決建設資金問題。以滾石上山的韌勁,加快趕超發展步伐,推動美麗莆田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 湄洲日報記者 朱金山 通訊員 許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