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并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中堡鎮地處“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縣,這里山清水秀、群峰爭綠,生態環境優越。乘著黨的十九大東風,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堅持“生態優先”,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推動綠色發展、綠色崛起。 做強林下經濟。中堡鎮擁有山林面積20.1萬畝,森林覆蓋率79.2%,木材蓄積量54萬立方米,林地資源豐富。我們將在深化集體林權改革上積極探索,讓“靠山吃山”的老百姓“不砍樹也能致富”,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下一步,我們要發揮梧地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羅墩綠化苗木合作社等26個專業合作社的輻射作用和金永誠農牧公司、大山里兔業等6家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帶動鎮域群眾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抓住武平打造“象洞雞”、“黃金果”之鄉的有利契機,依托現有年產300萬羽“朝前寨”土雞孵化基地和年產120萬羽象洞雞孵化基地,擴大養殖規模,新建象洞雞養殖技術研發、培訓中心,進一步完善象洞雞科學配方、規范飼養,制定相關標準及種苗繁育、技術培訓、生產銷售等。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規劃建設活雞屠宰場和配備相應的冷鏈系統,形成“產-教-供-深加工-銷售”一體的發展體系;以天成生態“黃金果”百畝出口示范區為依托,積極擴大種植面積,打造千畝黃金果基地。加大宣傳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鎮域群眾“少養豬多養雞,養雞就養象洞雞,少養豬多種果,種果就種黃金果”。 做活山水文章。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于中堡來講,要答好這份考卷,立足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發展。我們將繼續強化綠色引領,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富民”戰略,主動融入武平縣“全域旅游”和環梁野山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深化“嶺上人家”“靈動烏石”“福靈章豐”“毓秀新湖”“梁野大績”等美麗鄉村建設,逐步打造一個美麗鄉村生態旅游帶和以集鎮為中心,東白花寺、西白馬寺、南騰云寺、北觀獅山寺的定光古佛佛教文化旅游路線。同時,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更多的村因地制宜,不斷美化、綠化、亮化村莊環境,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美麗鄉村觀光休閑旅游帶;進一步完善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將集鎮重新規劃,提升集鎮品位,借助良好的山水資源,著力打造中遠坊濕地公園和旅游小鎮,為周邊居民休閑、鍛煉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做實民生實事。十九大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對此,我們一方面要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熱點問題為抓手,持續推進和完善集鎮“五個一”重點民生工程。即:改善一個農貿市場,對農貿市場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整治,新建公廁、屠宰場等配套設施,進一步規范集鎮市場管理;美化一座幸福公園,新設休閑步道、景觀亭等設施,讓公園成為老百姓休閑養生的好去處;提升一條街道,對集鎮街道進行拓寬,規劃人行道、停車位,鋪設透水磚,統一店招,管網下地;完善一個小區,加快推進河濱小區建設,完善小區功能;凈化一條河流,強力打造中堡河水源地“無豬村”和中堡河流域500米“無豬帶”。另一方面,我們將在建成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著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爭取啟動實施林坊至永平田背快速通道建設、中堡大坪村至上杭官莊鎮道路改造工程。我們還要進行垃圾清運社會化,做到日產日清,永葆中堡河“一江清水”,呈現“魚翔淺底、村婦浣紗、魚米飄香”的中堡河美麗畫卷。 (作者系武平縣中堡鎮黨委書記)□吳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