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檀云坤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南山橋、南山水岸二期、南山路等項目建設,強調要又好又快推進南湖片區有關生態項目建設,努力讓遠方客人留下來,把人氣帶到橋南來。 春節以來,串聯漳州古城與南湖片區的“飄帶”人行天橋、南山橋廊橋等項目吸引了如潮的游客。檀云坤登上南山橋,要求盡快推進大橋北側廣場拓寬改造工程,在南江濱路跨南山路段設計涂鴉景觀,優化綠化花化景觀,完善改進公共配套設施,讓群眾更方便、安全、舒心地觀景游玩。 日前,我市決定啟動建設南山水岸二期工程。檀云坤從中山橋一路步行至戰備大橋東側,沿途察看研究項目建設事宜。檀云坤強調,要把“中山橋畔”作為重要節點來打造,注重自然生態,保護好天然濕地、水系、植被等生態本底資源和“橋頭堡”等歷史建筑,努力留住記憶鄉愁;突出自然通透,因地制宜建設“中山橋畔”驛站、小橋等配套設施,拆除與歷史文化風貌不符的違章搭蓋,做好周邊民房立面和環境衛生整治,把“中山橋畔”打造成南湖片區的新亮點。要按照旅游景點標準,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在南山水岸二期精心建設集景觀、服務、生態、旅游、便民等功能于一體的“橋南美食”項目,讓橋南的人氣旺起來、生意做起來,進一步放大項目“生態+”效應,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要保護好沿江一花一草一木,高水準做好垃圾、污水處理,確保一步到位,達標排放,把最美的江景、夜景、生態展現給群眾和遠方游客,讓市民和游客既能散步、休閑,樂享健康生活,又能賞夜景、品美食,體驗歷史文化,“走一走、坐一坐、歇一歇、品茶飲、嘗美食”,自由自在暢享生態。 檀云坤還來到片仔癀集團大樓前,研究南山路片區整治提升方案,強調要分期推進項目征遷工作,妥善做好征遷群眾安置工作,變安置為安居,努力讓群眾滿意;片仔癀集團要主動融入南湖建設,做好“生態+工業園區”文章,進一步提升園區環境,讓好產品與好環境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工業旅游示范企業。 調研中,檀云坤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探索“生態+”模式,不斷延展“生態+”效益,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市領導張琳光、張慧德、陳躍鴻等參加調研。(記者張俊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