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式出臺《關于推動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六條措施》,聚焦“精準”和“實效”,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破解“三農”問題、促進我市農村經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作用,創新打造電商扶貧“生態系統”,力求電商精準扶貧“有干貨、有創新、有突破、有保障”。 據悉,《六條措施》的有效期為三年,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今年為實施第一年,按照“先行先試、邊試邊修正”的原則,將視具體實施情況加以補充修訂。新政中涉及貧困戶的獎勵和補助可予以疊加,政策所需資金將按現行財政體制,由同級財政負擔。 扶貧“有妙法” 創新“一戶一店一碼” 《六條措施》中,我市創新“一戶一店一碼”電商扶貧模式,通過對貧困戶進行“手機微店”培訓并配備基礎智能終端,推動貧困戶網銷自產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品,并分享產業增值。而一個微店一個二維碼錄入系統后也將形成貧困戶大數據,各地采購商、經銷商通過平臺訪問了解貧困戶的產品及產量后,點擊產品展示頁面的二維碼,即可進入貧困戶的微店進行采購,并在系統后臺被沉淀記錄,我市可根據“扶貧網上行”大數據實現對象精準、資金精準、措施精準。 根據新政要求,我市將按年電商交易額(特指上行,以下同)的10%對貧困戶網銷農產品進行補貼,單戶最高不超過0.5萬元。對輔導100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設網店、提供配套服務并運營半年以上的農產品電商平臺,按200元/戶補助運營企業,最高不超過10萬元;該運營企業推動平臺內貧困戶年電商交易額超過100萬元的,按交易額的5%予以疊加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推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年電商交易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農林專業合作社、家庭農林場、農村電商服務站(轉化為小微企業),按交易額5%予以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 就業“有補助” 引導貧困戶融入電商產業鏈條 《六條措施》提出,鼓勵電商和快遞物流企業雇傭建檔立卡貧困戶。對電商、快遞物流企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將按當年工資匯款證明給予15%的補助款,每人每年最高3000元,單家企業上限10萬元。同時,我市支持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電商培訓納入“雨露計劃”,并按照每人80元/天予以誤工補貼(包含“雨露計劃”培訓誤餐補貼部分),最高單人240元/年,單戶不超過480元/年。 網絡“有保障” 開設網絡“扶貧套餐” 根據新政,我市將支持基礎通信運營商對貧困地區(三個省級扶貧工作開發重點縣和18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下同)貧困戶開設網絡“扶貧套餐”(含智能終端)。對貧困戶開設網店的,每戶給予不超過960元/年的全額補助,補助由各通信運營商統一申領,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渠道“更多樣” 培育農村電商市場主體 根據《六條措施》,我市積極培育農村電商市場主體,并鼓勵企業在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對接扶貧頻道、開設特產館(扶貧館)。對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00萬元的,按其運營費用的50%進行補助,最高可補10萬元。同時,我市大力支持貧困地區開展農產品網銷。對貧困地區入駐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且年電商交易額達100萬元以上的農村電商企業,將按其平臺年服務費的50%予以補助,最高可達2萬元;對年電商交易額達500萬元及以上的,按交易額1%予以獎勵,最高可達30萬元。 服務“更到位” 加強貧困地區電商服務站點建設 為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使貧困地區商品流通更加便利,我市鼓勵在貧困地區設立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并對運營半年以上且提供商品代購代銷服務100單以上的農村電商服務點,村級網點一次性補助0.5萬元,鄉鎮站點一次性補助1萬元(已獲國家級、省級專項資金補助的除外)。 物流“更通暢” 打通貧困地區“最后一公里” 為有效服務農產品上行,我市將對貧困地區(鄉鎮鎮區除外)辦理末端備案且正常運營半年以上的村級郵政、快遞服務網點進行補助,每個網點一次性補助0.5萬元(如與農村電商服務站為同一網點,不重復補助);對在同一縣域的5個以上貧困村設立村級郵政快遞網點,或在3個貧困縣跨縣設立20個以上村級郵政快遞網點且正常運營半年以上的郵政、快遞企業,將額外一次性獎勵5萬元。單家企業補助累計不超過30萬元。 ⊙記者蔡柳楠 馮思佳 實習生葉詩敏 通訊員黃喆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