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云霄縣2018年工作會議暨全面脫貧誓師大會隆重召開。縣鄉村三級干部、企業家代表、社會扶貧志愿隊代表等近千人踐行十九大精神火速集結,立下軍令狀,誓師勇當先鋒,沖鋒一線。 2018年是云霄縣實現全面脫貧的決勝之年。全縣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市深化“三抓三比、十項競賽”、當好“四個先鋒”動員會議精神,號召全縣上下在趕超中當先鋒,在沖鋒中立新功,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新云霄。 突出重點區域 著眼高品位 按照“中心開發、南擴北延”發展戰略,著力突破“一區一湖兩園三線”重點區域開發建設,拉開城市框架,激活發展活力。“一區一湖”有進度,完善濱北新區、南湖濕地生態園的功能區規劃設計,加快推進2400畝征地等前期工作,推動消防大隊、農產品交易中心、縣醫院、居住小區等項目落地,確保濱北新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南湖濕地生態園于5月開工。工業發展有平臺,開發建設2800畝的回鄉創業園,打造標準化工業園區,為項目落地提供平臺支撐。現代農業有看點,推進佳洲島農民創業園、鳳頂茶山休閑觀光園、龍鏡花卉扶貧創業園、泮坑專業茶村生態園、棪樹枇杷生態觀光園、下河楊桃生態園、白石古茶樹群落觀光園、漳綠農業旅游觀光園、磜頭百草養生園、田坎葡萄采摘園等10個特色園區建設,打造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農業大觀園”,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交通工程有提升,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年”活動,重點推進漳江灣特大橋、國道324線改造提升工程、和田路“三線”建設,構建對外、對內山海聯通的交通網絡。 突出產業發展 著眼高素質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特色、樹品牌,實施“122”產業提升工程,全力抓好一個全域性農業大觀園、兩大支柱產業、兩大現代服務業,促進一二三產齊頭并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農業抓特色。以農業大觀園工程建設為“園”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品牌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富硒農業,加大土地流轉、農技推廣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發揮“電商+”帶動作用,開展農業“三品一標”認證,將每個園區打造成為帶動發展、拉動增長的精品工程,讓大觀園內農產品產得更多、銷得更快,農民更富。 工業創優勢。以兩大百億元產業工程為支撐,持續深入實施“四換四帶”戰略,加快光電企業技改升級;注重培育高新技術和高成長型的新能源企業,加快新能源項目聚集發展。 服務業重培育。以發展大旅游、大健康產業工程為“引力”,深度挖掘生態與文化資源,完善大山海景、枇杷觀光園等鄉村節點旅游配套,打造精品線路,構建片區開發、串珠連線的“大旅游”格局;依托地熱資源豐富等優勢,開發溫泉養生、森林浴養生等產品,擴大“中國溫泉之鄉”品牌影響力;利用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品牌,持續做精做大做活下河楊桃、火田菠蘿等14枚“地標”及“富硒”文章,開發美食養生、田園養生等產品,培植壯大“大健康”產業。同時,緊盯招商引資這一關鍵環節,鼓干勁、強措施,持續深化“一把手”抓招商,爭取再引進一批新項目、開工一批新項目。 突出鄉村振興 著眼高標準 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搶抓戰略機遇,以鄉村更強、城市更美、生態更優的高標準,持續推動城鄉統籌、融合發展。 以鄉村振興“451”示范工程為動力,全域推動鄉村振興,打造4個示范鄉鎮、50個示范村,10個示范產業項目,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逐步形成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樣板,讓農村內有氣質、外有顏值。 以“三片六路”為抓手,全力推進城市提質,穩步推進威惠廟片區、舊實小片區、八卦山片區等改造建設,著力改造提升云漳路、金霞路、陳政路、云東路、綏陽路等城區暢通工程,加快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建設。 以“生態+”為核心,全面保護生態環境,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三鐵治污、提升三質”行動,開展“清新水域、潔凈藍天、清潔土壤”三大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著力抓好小流域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和大氣污染源綜合治理。 突出脫貧攻堅 著眼高質量 緊緊扭住脫貧攻堅的“牛鼻子”,按照“貴在精準、重在實效”的工作要求,持續推進五業、五共、五查“三個五”扶貧工程,確保今年再脫貧454戶1243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摘帽。幫扶更實在,繼續深入開展“千名干部結對子,進家入戶幫脫貧”活動,在結對幫扶中,做到誠心交朋友、耐心聽需求、盡心辦實事。措施更實用,重點持續落實好“五業”扶貧舉措;一方面,抓好產業、就業,夯實脫貧致富“硬支撐”,大力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突出抓好“農業大觀園”建設,積極實施“養雞生蛋”工程,落實扶貧小額貸款政策,開展雨露計劃培訓、新春就業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另一方面,抓好家業、學業、保業,筑牢脫貧致富“硬保障”,加快推進危舊房改造、無房戶安居工程、造福工程等建設,開展精準助學活動,落實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不讓一戶家庭因貧困再住危房,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上不起學,不讓一個群眾因貧困愁吃愁穿、看不起病。同時,立足全國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的時間坐標,狠剎“微腐敗”,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做好“微服務”,開展“回頭看”“回頭查”“回頭幫”活動;做到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項目,確保脫貧成果實效性、長效化。 ⊙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