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藝雕旅游城恢弘壯觀。 藝雕產業園建設忙。 藝雕產業園規劃圖展示未來圖景。 □湄洲日報記者 朱建婷 通訊員 張力 文/圖 日前,仙游縣委書記鄭亞木實地調研節后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復工和重點企業復產工作,又主持召開建設美麗仙游總結部署暨重點項目推進會和縣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氣神投入到工作中,靠前服務,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第一季度各項工作“開門紅”。 眼下,仙游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以“快遞小哥”的服務理念,落實“馬上就辦”,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 記者來到預計總投資2億元的度尾鎮藝雕產業園施工現場,只見挖掘機、運土車來回穿梭,機器轟鳴,項目正按時序全力推進建設。自規劃建設藝雕小鎮以來,度尾鎮高端定位、科學規劃,引導藝雕企業轉型升級,集全鎮之力推進建設,策劃生成產業、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四大類1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8.25億元,全力打造國際級的“藝雕創意產業示范地、藝雕文化創意體驗地、藝雕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并成為世界級藝雕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千年藝雕藝術文化旅游目的地,助推仙游經濟社會發展。 ■薪火相傳 藝雕技藝推陳出新 春日時節,新綠初綻,度尾鎮礪山村處處繁花似錦、綠樹蔥蘢。與自然田園風光美景相映襯的,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潮宮里各式各樣、令人嘆為觀止的石雕圖像。 “瞧,前后廳4根栩栩如生的蟠龍,技藝細膩絕妙,這都是出自郭懷師徒之手。”該村黨支部書記郭飛燕告訴記者,度尾雕刻工藝起源于唐代的建筑藝雕,成熟于宋代的家具藝雕,風靡于明清的木雕工藝,其輝煌和驕傲是由被譽為“八閩雕龍始祖”的度尾人郭懷開啟的。 追隨著郭懷的步伐,一代代度尾人薪火相傳、推陳出新,藝雕工藝不斷改進,形成了以木雕為主,輔之骨雕、石雕、玉雕、根雕等藝術作品。 度尾也是國畫大師李耕的故里,他的作品也對藝雕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推動度尾藝雕走向發展和成熟。度尾藝雕工匠們憑借著自身的靈巧與智慧,將傳統國畫精華與雕刻藝術進行巧妙融合,在立意、造型及雕刻手法上可謂獨樹一幟。 如今,漫步在該鎮,藝雕旺鋪比比皆是,洋坂工藝一條街里造型各異、構思新穎、線條柔和明快、形象栩栩如生的藝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從事木雕工作已有30多年的度尾藝雕大師李定華告訴記者,度尾藝雕以刀作筆,構思奇峻,不但造型奇特、工藝精美,而且各有特色;因融入國畫藝術風格,更是映射出精妙絕倫的藝術美,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好評,作品更是遠銷國內外。 歷史悠久的藝雕文化和高超的雕刻技藝,帶動了度尾藝雕行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全鎮共有藝雕收藏商店423家,生產經營企業299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各類工藝美術大師、名人和民間老藝人80余人,已成為我省規模較大的藝雕小件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同時,該鎮還傾力打造國家AAA級景區海峽藝雕旅游城,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轉型升級 特色小鎮順勢而起 沿著煥然一新的瀝青道路,行走在度尾鎮,看到的都是古色古香的藝雕商鋪。一家家雕刻廠里,是不絕于耳的雕刻聲;一個個店鋪里,是絡繹不絕的客商。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藝雕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 如何做大做強藝雕行業,進一步擦亮藝雕“金字招牌”,鎮黨委書記官金華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借鑒先進地區做法,以抓產業為基礎,打造“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建設藝雕小鎮。 他拿出一張藝雕小鎮的規劃圖詳細向記者介紹,藝雕小鎮創建規劃面積4.6平方公里,北至洋坂村漢宮小組,南至朝天溪,東至礪巴寨山腳,西至鳳山。并根據度尾“山水環抱”的格局,構建起“兩核三帶四區”的空間布局,“兩核”即藝雕產業發展核、旅游休閑服務核;“三帶”即木蘭溪藝雕文化景觀帶、朝天溪生態休閑景觀帶、藝雕一條街;“四區”即藝雕文化產業集聚區、藝雕小鎮綜合服務區、美麗鄉村旅游區、生態農業旅游區。 自去年藝雕小鎮入選我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以來,度尾鎮堅持規劃引領,高端站位,謀劃新局。目前,初步策劃生成產業、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四大類1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8.25億元。 該鎮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提出了鑄造小鎮工坊、塑造小鎮庭院、打造小鎮花園、構建小鎮綠廊的功能區劃,將完成仙度路及洋坂工藝一條街立面、路面提升改造項目、李耕故居修繕及其故居房前四季花海建設項目;結合海峽藝雕城二期項目同步規劃建設李耕書畫院,并規劃建設郭懷雕刻館,形成“左有李耕,右有郭懷”新興業態,豐富藝雕旅游內涵。 此外,該鎮還將以木蘭大道度尾段建設為契機,同步規劃建設木蘭溪生態防洪景觀工程,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完善道路、景觀等基礎配套設施,規劃建設藝雕新村新型社區,增強藝雕產業的集聚力和創新力,提升宜居宜業品質和居民生活幸福感。 ■打造平臺 產城融合再添動力 叢生的雜草正被整理,起伏的地面正被鏟平……來到日前才剛剛開工的藝雕產業園,只見挖掘機正不停揮舞著機臂將土石一勺勺鏟起倒入到一旁的運輸車內,車來車往,一派繁忙。 初春時節的產業園,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火熱的施工場景是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最生動的體現。現場施工有關負責人介紹,眼前看到的這片土地就是剛剛平整出來的,當下項目正在進行土方平整,為施工作前期準備。 作為建設藝雕小鎮的重點項目,產業園是一個集倉儲、物流、配送、包裝、生產、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億元,主要建設標準化廠房生產區、物流倉儲區和生活配套區(預留)三個區域。 為加快整合藝雕產業,實現集聚發展,度尾鎮在建設海峽藝雕旅游城后,又大手筆規劃建設藝雕產業園。該鎮鎮長蔡俊賓說,通過產業園引導更多的企業入駐,改變藝雕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以資源共享、抱團發展的方式展開更密切深入的合作,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促使企業轉型升級和產城進一步融合,推動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他介紹,為確保項目按時序完成,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將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做到“一事一負責人”“一項目一隊伍”“一項目一節點”,掛圖作戰。黨員干部帶著責任走村入戶下工地,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全面開工,促使施工建設步入快車道,力爭項目一期廠房主體工程在年底內完成。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營業額3億多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個,并將進一步整合該鎮現有的藝雕產業資源,促使企業抱團發展形成產業鏈,吸引更多有意向的國內外知名藝雕產業企業入駐,最大限度利用人才、設備、技術、社會資源、土地和公共資源,進一步提高藝雕小鎮的知名度,努力實現海峽藝雕城和藝雕產業園比翼雙飛的藝雕產業新業態,全方位展示出度尾藝雕風采,助力“仙作”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