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全港僅存的120號電車,穿梭港島北岸,一邊聽著“叮叮”聲,一邊欣賞話劇。這將是怎樣一種愜意體驗?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由“文化葫蘆”主辦的“港文化·港創意”計劃,今年選擇在港島東區、南區及灣仔區展開社區藝術計劃,包括在120號電車上舉行劇場表演、快閃展覽及兒童讀書會。 “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近日稱,此次活動以電車為題,希望讓“叮?!睅ьI大眾感受香港地道文化?! ?/p> 探索香港昔日旖旎風情 香港擁有全球唯一的雙層普通載客電車,來港旅游搭乘電車已成為不少旅客的首選活動。電車既是香港的標志,也是香港之寶。 此次由香港電車借出使用的120號電車,于1949年出廠,與其相同型號的電車均在1991年全部退役,僅保留一部繼續服務市民,因此車廂充滿復古味道,如人手編織的木藤座椅、鎢絲燈照明及木制窗戶等,雖不比新款電車的鋁制車身寬敞,零件也不比新款車先進,但勝在原汁原味、復古味十足。 跟隨香港知名話劇演員及藝術家,一同坐上電車120號,欣賞與灣仔有關元素的藝術品,穿越時光隧道,透過歷史趣事及珍貴電車舊照片,探索香港的昔日風情。對不少游客來說,都會是難得而珍貴的體驗。 圍繞電車舉辦多元活動 港島北在開埠后發展迅速,馬車、人力車及轎子遂不敷應用,電車于1904年啟用?!拔幕J”總干事霍天雯說,電車歷史悠久,也是香港的標志,與東區、南區及灣仔區同樣經歷過百余年的發展,其發展軌跡相同,因此在電車上舉辦活動,十分有趣。 對于專業演員而言,劇場是流動的,電車車廂空間不大,但無礙發揮演技。一眾演員在行駛中的電車,透過對話,展現昔日的舊香港,如有演員扮苦力在三角碼頭負責搬運大船卸下的貨物等。 此外,“港文化·港創意”計劃舉辦“尋找電車小?!眱和x書會,找來“綠腳丫”合作,當天會與孩子共讀《電車小叮在哪里?》,預計能讓十來個家庭,40多人參加。計劃請來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及電車專家張順光,帶領登上120號電車的市民,參加一趟“叮叮時光隧道之旅”,講解電車軌沿途的變化。 除此之外,東區及南區也會舉辦實地展覽。吳文正說,近日分別在西灣河愛秩序灣公園及香港仔海濱公園舉行展覽,展出本地藝術家及大專學生的作品,描繪昔日的漁村風情。 成為文化和歷史承傳者 隨著香港市民對當地文化重視和保護意識的提升,文化葫蘆等非營利文化機構應運而生。旨在建立文化平臺,通過傳統與藝術的結合,讓公眾從活動中提高對香港文化的認識。同時,相關機構更籌辦多元化小區導賞,致力使普羅大眾感受到不同的小區情懷。 據文化葫蘆方面介紹,如今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興趣漸濃,文化葫蘆透過不同的項目,帶領他們走訪大街小巷,讓他們認識小區歷史之余,同時發掘傳統價值,啟發潛在的創作才華。如此既可承傳本土文化,也將活力注入小區,同時令居民受惠,彼此以平等與關懷共處,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目標。 “文化葫蘆”自成立以來,致力于不同的小區進行研究工作,透過民間對象和口述歷史的搜集,引證不同年代的香港生活和歷史。這些珍貴的記錄一方面成為機構的重要資料,另一方面作為小區研究的成果。類似機構深信,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文化和歷史的承傳者,有責任延續人文精神,為下一代保存并展示當地文化的寶貴價值。(記者 張 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