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部設立了數字法庭,市、縣、鄉三級多部門實現共享、聯動,把糾紛化解在源頭,為海外當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這在全省尚屬首創。 去年底,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創設的三明市僑益司法保護示范中心在明溪縣沙溪鄉梓口坊村投入使用,通過遠程視頻系統,提供“一站式”網上涉僑維權服務,包括網上送達、遠程視頻調解、預約開庭、證據交換、判后答疑等司法服務,成為多主體協同、全方位推進的僑益保護工作機制的新平臺。 人在異國 網上出庭 “原告,請您看清楚,告訴我們視頻上這個人是本案在意大利工作的被告嗎?” “是的。” “根據之前征求你們雙方的意見,明溪縣人民法院現在對原告鄢某與被告羅某離婚糾紛一案依法進行訴訟調解……” 3月22日,明溪法院通過數字法庭審理一起跨國離婚糾紛案件,原告鄢某(女)與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在視頻這頭,視頻那頭的被告是身處意大利的羅某(男)。 該案于2月26日立案。考慮到羅某身在意大利,回來一趟費時費力,從方便當事人的角度出發,主審法官決定在網上進行審理。 數字法庭上,隨著法槌落下,案件順利審結。 從立案到結案不到一個月,得益于數字法庭帶來的高效。“以往,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在國外,回國一趟不容易,有的到大使館辦委托認證寄回來,耗時較長,而有的當事人居住地不穩定,法律文書送達難,從立案到結案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陳翔熙告訴記者。 上世紀80年代末,明溪人陸續走出國門打拼,明溪成為內陸新僑鄉,旅外人員約占全縣總人口的12%。 “針對因地域距離僑胞參與訴訟難等問題,對部分案情明了、法律關系簡單的涉僑案件,以前三明市兩級法院曾探索QQ視頻審理的方式。”陳翔熙說,近年來,隨著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為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希望依托僑益司法保護示范中心這一平臺,鼓勵和引導當事人在線解決糾紛,使“互聯網+”涉僑糾紛化解常態化。 多方聯動 多元化解 從立案到結案,不到一個月,不僅得益于數字法庭帶來的便利,依托僑益司法保護示范中心,多方聯動化解涉僑糾紛是關鍵推動力。 2016年,鄢某曾第一次向明溪縣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考慮到羅某身體原因及其家中還有80多歲的老父親等綜合因素,明溪縣法院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民事判決。 這次,鄢某再次起訴。“考慮到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無和好可能,我們聯系該村村書記,到羅某家中,了解其父親的情況,與他建立幫扶關系,并多次與羅某在線溝通,幫助羅某解除后顧之憂。”明溪縣法院民一庭庭長羅國平說。 通過村、鄉、縣、市多級聯動,通過調解,讓糾紛化解在源頭,不用進入訴訟階段,僑益司法保護示范中心高效、便捷地發揮“和事佬”作用。 多年來,三明市兩級法院積極探索涉僑維權聯動機制,通過召開涉僑維權聯席會議、歸僑僑眷代表座談等形式,推動形成涉僑維權多部門聯動機制。2014年以來,累計受理涉僑案件1198件,審結1166件。 今年3月,福建省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省份之一。4月26日,三明市中院、市外僑辦、市僑聯聯合出臺《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完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涉僑糾紛多元化解組織、構建僑益保護聯動新模式等13條具體措施,未來將加強聯動,推進涉僑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借僑益司法保護示范中心這一平臺,輻射帶動全市涉僑審判工作,逐步邁向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羅繼民說,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全市僑益保護聯動機制。(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 通訊員 魏正雄 江月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