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市河長辦獲悉,為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市在市級河道、重要飲水源河道、木蘭溪主要支流及重要小流域、黑臭水體河道、城區內河河道、鄉鎮交接斷面不穩定達標河道等,全面升級流域河長,均推行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流域河長,持續深化河長制工作,打響河湖水質提升攻堅戰。 重點流域、重要飲水源地、重要河段、問題河道實行“雙河長”,在保留原來流域河長的基礎上,增設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第一河長、河段長。木蘭溪縣級河段長均增加設置第一河長,由縣(區)委書記擔任;鎮級河段長均更換為鄉鎮黨委書記。萩蘆溪、延壽溪和東圳水庫、外度水庫、金鐘水庫等重要飲水源地河道的縣級河段長均增加設置第一河長,由縣(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鎮級河段長均更換為鄉鎮黨委書記。木蘭溪主要支流及重要小流域共18條河道全部升級為縣級河道,并增加設置第一河長,由縣(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鎮級河段長均更換為鄉鎮黨政主要領導。黑臭水體共7條河道全部升級為縣級河道,并增加設置第一河長,由縣(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鎮級河段長均更換為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城區內河30條河道全部升級為縣級河道,縣級領導擔任河長,鎮級河段長均更換為鄉鎮黨政主要領導。鄉鎮交接斷面不穩定達標47條河道鎮級河長均更換為鄉鎮黨委書記。 目前,我市聚焦河湖管護責任主體,全面升級河長組織體系,建立定期通報、公開曝光、有獎舉報、服務外包、嚴肅問責等五方面長效機制,凝聚力量,合力攻堅,攻克難點,推動河長制工作“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各級河長認真履行“施工隊長”職責,深入組織開展所轄水域治理保護工作,協調解決河流相關突出問題,確保年內實現全市剿滅黑臭水體、劣V類河道,確保木蘭溪今年流域水質功能達標率100%。(湄洲日報 記者 黃國清 通訊員 林國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