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紫陽樓重建工程的基建部分已進入收尾階段,室內裝修已開始施工。”1日,武夷山市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小明介紹,他們正加緊施工,爭取在10月18日前完工,確保紫陽樓如期投入使用。 武夷山市,一代理學大師朱熹曾在此琴書50載,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是朱子文化遺存最多的地方。長期以來,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朱子文化的保護建設,扎實推動朱子文化品牌的打造,用心、用勁、用功做足朱子文化的活化保護傳承,使之更生動,傳之更久遠。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要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田園綜合體建設,武夷山市積極推進朱子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提升。重建紫陽樓、朱文公廟,完成興賢書院、朱子社倉、朱子巷等一批與朱子相關的文物古建筑的修繕,與武夷學院簽署了共建“朱子學院”協議,積極推進朱子學院建設。此外,武夷山市配合南平市修訂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將朱子文化遺存保護納入到法制化軌道。 “把朱子文化融入生活,讓我們在散步、兜風過程中學習朱子文化知識,真的特別好。”說起年初竣工的崇安大橋兩側浮雕上的248幅朱子詩詞和朱子故事,市民袁榮華由衷地稱贊道。這些浮雕也成為武夷山集中展示朱子文化的城市景觀之一。在宣傳推廣和對外交流方面,武夷山還繼續配合中央電視臺教科頻道拍攝4集大型歷史人物記錄片《朱熹》。同時,積極籌劃第十一屆“朱子之路”研習營、“中國尋根之旅”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春令營、閩港澳大學生夏令營、馬來西亞華裔青年“尋根之旅”冬令營等活動,充分發揮了朱子文化海峽兩岸交流平臺作用。 此外,武夷山精心培育朱子文化旅游產業,促文旅深度融。策劃朱子文藝展演活動,對魚龍戲、五夫攤舞等藝術形式進行藝術再加工,打造常態演藝節目,讓朱子非遺文化 “活”起來。培育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線路,重點打造好“朱子尋根之旅”、“朝圣觀光之旅”、書院文化游、萬畝荷塘生態游等線路,創意設計朱子茶、朱子扇、朱子紀念像(章)等朱子文化旅游紀念品。研發朱子文化文創產品,聯手發起舉辦了首屆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開發“朱子四友”伴手禮,舉辦朱子文創產品發布會,推動武夷山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徐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