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少春為學員輔導樹葉吹奏技藝。鄧長新 攝 整合資源協力傳承 今年8月的一天,韓先林女士與80多位吹葉愛好者一起,擠在杭川公園的一個亭子里,聆聽邱少春講解樹葉吹奏的關鍵技法。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專程從香港趕到上杭,參加邱少春的樹葉吹奏輔導課了。 “樹葉能吹響不難,但要吹出動聽的曲子需要很高的駕馭能力。”在邱少春看來,樹葉吹奏在豐富群眾文藝生活中具有很大優勢,但前提是讓更多人掌握吹葉的技藝。經過多年積累,邱少春將吹葉技巧和樂理知識相結合,逐漸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培訓體系,有時他還會邀請其他音樂專家給學員進行綜合講解。 邱少春的樹葉吹奏培訓廣受歡迎,不僅因為效果顯著,更因為培訓的公益性。“我沒有向單個學員收過一分學費。”邱少春說,這些年來,為推廣樹葉吹奏,他不僅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還常常個人自掏腰包承擔相關費用。去年底,邱少春籌備成立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為此他還墊資幾萬元。 然而,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邱少春坦言,雖然樹葉吹奏已經入選省級非遺項目,但相關部門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卻仍然相對不足,“比如農民吹葉隊,原來成員有十幾個人,現在只剩下8個了”。邱成添告訴記者,這兩年表演少,廬豐畬族鄉農民吹葉隊又沒什么收入,他們的“隊長”今年已經“脫隊”到福州幫子女帶孩子去了。 如今,上杭縣樹葉吹奏協會的成立申請已經遞交,正在辦理相關手續,預計年底就能夠批準通過。“非遺傳承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邱少春表示,希望協會的成立能夠改變一些不理想的狀況,讓樹葉吹奏在杭川大地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記者手記 接地氣的非遺項目更應支持 在眾多非遺項目中,樹葉吹奏并不惹眼,但其文化價值不可小覷。 樹葉吹奏對“樂器”和場地的要求是如此簡單,以至于無論男女老幼,只要有足夠的熱情和興趣,皆可進行習練。然而,這樣一個群眾基礎好、便于推廣的項目,為何長期成為邱少春一個人的“獨奏”呢? 究其原因,筆者以為,這與長期以來重經濟而輕文化的思想不無關系。確實,與基礎設施建設或者各種經濟項目相比,文化項目似乎純粹是“賠本的買賣”。但請別忘了,我們千方百計發展經濟,究竟是為了什么。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筆者看來,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是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體現,這也是近年來,各級部門大力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說,提供條件、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文藝培訓和熏陶,是政府部門本應擔負的責任。而樹葉吹奏這樣一種接地氣、低門檻、易推廣的非遺項目,更應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