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霞浦足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895年。 當年把足球帶到海邊縣城的英國傳教士一定不會想到,100多年后,這里依然是一片足球熱土,依然孕育著希望。 4日,第三屆“人教杯”校園足球大會在霞浦一中拉開帷幕。對霞浦足球來說,習近平的深情寄語,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收獲頗豐;對在綠茵場上揮汗如雨的足球小將們來說,足球教會了他們如何生活。 一封來信 1988年,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筆給霞浦縣兒童足球隊主教練徐章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 那一年,這支球隊代表福建省參加第二屆走向2000年全國足球“娃娃杯”比賽獲得第四名;那一年,這支球隊還參加省賽,獲得乙組總分冠軍、丙組第一名,名噪一時。 在全國性比賽斬獲第四,這在閩東體育史上前所未有。習近平在信中向徐章鐸和小隊員們表示熱烈祝賀,并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習近平在信中說:“我感到只要辛勤努力,閩東的各項工作都是能夠創造一流成績的。但愿你再接再厲、爭先創優,培育好兒童足球隊這株幼苗,在今后的比賽中再創好成績。” “當時,全國有23支足球代表隊參賽,競爭很激烈,我們小隊員硬是靠拼搏精神,最終拿到全國第4名。”今年80多歲的徐章銘是徐章鐸的哥哥,曾經也是那支球隊的教練。時隔30年,回憶起當年的那一幕,他依然難掩激動。 那一年,霞浦縣兒童足球隊是由霞浦縣實驗小學“貝貝”足球隊組成的。霞浦實驗小學校長盧成福說:“從習近平同志的親筆信中,實驗小學提煉出‘辛勤努力 爭先創優’的實小足球精神。” 如今,霞浦實驗小學在各年級開設每周一節的足球課,由專業足球教師執教;而低年級則開設《紙足球》系列活動,并開展足球社團活動,讓每個學生懂足球、愛足球、會足球;學校組織開發了足球校本教材,讓學生們通過校本教材訓練。 在習近平關懷下,足球運動在霞浦愈加普及開來。霞浦實驗小學“貝貝”足球隊也成了霞浦足球的一面旗幟。 2015年,霞浦被確認為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是我省唯一入選的試點縣。如今,霞浦擁有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41所(國家級38所,省級3所),占學校總數的85%; 初步建立起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的各級梯隊建設體系,中小學校級足球隊80多支,球員約1400名,經常性參加校園足球活動的中小學生人數達4萬多人,占學生總數的80%以上。 30年過去了,這株幼苗已經茁壯成長。 一方熱土 關于徐章鐸,懂足球的霞浦人都會說上幾件他的事。徐星輝說,徐章鐸是個非常敬業的教練。1988年,徐星輝還是“貝貝”足球隊中的一員。30年后,彼時的“貝貝”已成了霞浦一中足球隊的教練,“現在學校里的大部分教練都是徐章鐸當時的學生” 。 1999年,徐章鐸病逝。但是,他留下來的足球火種已然在這片足球熱土燎原。徐星輝說,他時刻都能感受到霞浦足球的變化。 近年來,霞浦先后制定《霞浦縣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霞浦縣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成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校園足球發展專項基金,制定資金管理及使用辦法;將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納入學校工作的考核內容……為推動霞浦校園足球運動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管理體制保障。 同時,霞浦近年來還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完善校園足球場地和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校園足球智慧云平臺系統、開展足球師資培訓、舉行校園足球聯賽、參加上級各種足球賽事、購買服務、參加足球活動運動傷害保險等。 “校園足球運動的深入開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有力帶動了全縣足球運動的發展,為霞浦贏得了榮譽,成為霞浦的又一張名片。”霞浦縣教育局校園足球辦主任陳伏樹說,希望霞浦的足球少年們能用堅韌之樹結出黃金之果,用信仰之心點亮希望之光。 如今,霞浦和廈門并駕齊驅,一東一南,已成了福建校園足球的四梁八柱。 今年,霞浦三小男子U12足球隊參加“2018年賀歲杯”海峽兩岸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獲亞軍,三沙五澳小學男子U11足球隊獲得季軍;三沙五澳小學足球隊還獲得“我愛足球”爭霸賽福建賽區(娃娃組)總冠軍,將代表福建參加全國總決賽;霞浦一中初中女隊蟬聯省聯賽冠軍;實驗小學女隊參加省“未來之星”陽光體育活動榮獲足球比賽第二名;霞浦還囊括寧德市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初中男女組和高中男子組所有比賽組別的冠軍…… 一抹希望 今年2月,一部名為《我的百元球場》的紀錄片在網絡走紅,故事的主人公陳龍強是霞浦縣下滸鎮瓷磚店工人。在外滸的沙灘上,他用幾根水管搭起球門,成立一支足球隊,為漁村的孩子們打開了足球之門。 這支足球隊叫“長風足球隊”,隊名取自李白的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陳龍強說,我相信一切都會因為堅持而越來越好。 對有著百年積淀的霞浦足球來說,堅持是最好的注腳。堅持,讓霞浦足球走出低潮,迎來春天,茁壯成長。 今年,霞浦將校園足球活動拓展到幼兒園,落實足球從娃娃抓起的戰略思想。陳伏樹說,霞浦足球要發展,還要繼續堅持基礎設施投入,堅持開展足球教練員培訓,堅持完善聯賽制度,堅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發揮特色校的帶頭作用。 如今,堅持讓霞浦足球人也敢于憧憬未來。 在2016年出臺的《霞浦縣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中提出,努力實現打基礎、保基本、強基層、上臺階的發展總目標,做到每所特色校都有比賽場地和訓練場地:保證每所特色校足球教練、教師能滿足工作需要;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數量繼續增加…… 對熱愛足球的霞浦少年們來說,堅持則更多是人生的收獲。 在7月舉辦的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決賽中,霞浦隊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還是被廈門隊實現逆轉。霞浦隊隊長兼守門員姚樸淵說:“訓練和實戰,我們都要向廈門隊學習,但就算我們這一代沒能戰勝他們,到了我們當教練的時候,也要戰勝他們。” 或許,成為職業球員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然而,這并不會阻擋足球少年們在球場上找到快樂,找到攀登的山峰。 盧成福說:“校園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足球。要以球育人,以校為本。要透過足球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通過校園足球,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以足球為工具,將健康生活的理念,內化為信念,外化為行為,固化為習慣。” 教學是基礎,訓練是重點,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這是霞浦開展校園足球的指導思想,恰恰也是足球教育的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