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驅車穿行于寧德環三都澳區域采訪,只見這里涌動著一股“大干快上”的澎湃熱潮。在上汽寧德基地項目現場,園區內樁機林立,施工車輛來回穿梭,建設者們上演著一場“速度與激情”的建設大戰。在這里,記者傾聽寧德決策者、實踐者找尋環三都澳灣區發展路徑的故事,感受大灣區開放開發的時代脈搏。 三都澳之夢:從“斷裂帶”到增長極 灣區通常是指由一個或若干個相連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放眼紐約灣、舊金山灣、港珠澳等國內外一流灣區,港通天下、貿易自由、科技創新力強、產業體系發達、宜居宜業等,都是它們的共同特征。 搭上快艇,疾馳在三都澳內寬廣的海面上,就像在平坦的路面行駛,而沒有那么起伏與顛覆。當地人告訴記者,三都澳口小腹大,出水口只有唯一的東沖口,屬于世界少有的良港。 開發三都澳一直是閩東人民夢寐以求的愿景。早在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把三都澳載入《建國方略》,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僅有”,并預言三都澳可建成東方大港。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將開發三都澳概括為閩東人民的“三大夢想”之一。 新時代,新福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新號角在整個環三都澳灣區吹響。如何強力推動環三都澳灣區的開放開發?如何完善灣區內的產業體系?如何將灣區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寧德市委書記郭錫文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環三都澳在全省乃至東南沿海具有較富集的戰略資源,也具備明顯的綜合優勢,具有打造灣區經濟的潛力與條件。” 三都澳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大陸黃金海岸線中段,北接溫州,南連福州,西傍南平,東望臺灣,獨具“北承南聯、西進東出”的區位優勢。 從國內圈層看,寧德位于福州、溫州兩個開放城市之間,也處于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的“中心點”,從最南的蕉城區到最北的福鼎市,兩地直線距離僅120公里,海岸線卻長達1046公里。 從國際圈層來看,寧德處于太平洋西岸國際諸航線的中心位置,與南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環太平洋航線聯網,是我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窗口。 以往,寧德山隔水阻,發展困難,一度被稱作東南沿?!包S金斷裂帶”,封閉、貧困,經濟總量長期處于全省下游。 這幾年,寧德經濟“彎道超車”,大大改變了窘困面貌?!敖鹜尥蕖表椖拷吁嗦涞?,產業集群接連形成。如今,又迎來環三都澳灣區開放開發的大好時機。 獨特的海港條件,是寧德發展灣區經濟最大的優勢所在。記者了解到,寧德擁有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46公里,占全省海岸線的近三分之一。從南到北分布有三都澳、福寧灣、沙埕等203個優良港灣?!鞍毒€資源豐富,海上物產豐饒,蘊藏著豐富的灘涂、淡水、電力、礦產和旅游資源等,具備大規模承接產業與人口轉移的廣闊空間,也是東南沿海休閑度假和生態旅游的黃金勝地。”郭錫文說。 為此,寧德執政者一任接著一任干。今天,閩東撤地設市、溫福鐵路通車兩大夢想已成為現實,環三都澳灣區產業發展氣勢如虹。引進寧德時代、上汽、青拓、中銅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建設鋰電新能源系列、寧德上汽基地、青拓不銹鋼系列、中鋁銅冶煉等“金娃娃”項目,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項目,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和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構建起寧德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上月召開的寧德市委四屆七次全會提出全面實施“一二三”戰略:一是圍繞一個中心任務,即“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二是做到兩個堅持,即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堅持沿海與山區聯動;三是建立“三個生態”,即高質高效經濟生態、山清水秀自然生態、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全面推進環三都澳灣區建設,打造福建新增長極。 產業新布局:從“金娃娃”到“金岸線” 灣區發展,首要的是有先進產業集群作為戰略內核,深化城市合理分工,實現功能互補。 沿著環三都澳區域采訪,記者見到一個個項目建設工地如火如荼。這里集聚著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娃娃”項目,如寧德時代、上汽、青拓、中銅等龍頭企業,個頭大、顏值高、質量優。 作為鋰離子動力電池巨頭,去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12GWh,一舉奪下年度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銷售榜冠軍。今年6月,寧德時代上市,股票市值已超1700億元。這家企業在建及即將建成的項目到2020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120GWh,是2017年的10倍。而另一家龍頭企業——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消費類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產值,排名也位居世界第一。 “我們的鋰電新能源產業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延展壯大。從蕉城三都澳到霞浦縣福寧灣,再到福鼎沙埕灣,配套項目落地,產業布局逐漸延展,正從過去集中于三都澳到現在布局于整個環三都澳灣區,使開放開發的空間大大拓展,無疑形成了一條最美的‘金岸線’?!惫a文說。 為了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產業,寧德先后引進廈鎢、杉杉、卓高、青美等一批上游配套企業,目前已落地產業鏈項目合計31個,涵蓋正負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和電池構件等,總投資177億元。“這些配套企業,不少是龍頭企業,‘個頭大、體量重’?!睂幍率薪浶盼魅涡旃庵艺f。 如今,寧德以時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為龍頭,依托寧德北部新城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區,輻射帶動福安、福鼎、古田、屏南等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2017年,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358.37億元,今年有望實現450億元以上,力爭到2020年打造成為寧德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 “龍頭企業是產業集群的核心,對上下游產業鏈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和集聚功能。”郭錫文說,“我們充分利用龍頭企業之間的戰略協同,以龍頭企業招商龍頭企業,再以新引進的龍頭企業為核心吸引其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形成又一個新產業集群?!?/p> 發揮時代新能源這家龍頭企業的作用,引進我國汽車行業的“領頭羊”——上汽寧德基地項目。項目自今年4月開工以來,大干快上,并帶動首批30個核心供應商落戶寧德。上汽寧德基地項目一期實際產能30萬輛,二期預留同樣規模產能,全部達產后可新增產值600億元?!叭旯て?,一年半要完成。征遷提速、施工提速,干部現場辦公,加班加點服務,已成為一種常態?!鄙掀麑幍禄仨椖拷ㄔO指揮部負責人何必良說。 青拓集團(青山鋼鐵旗下)落戶寧德10年來,迅猛發展,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和深加工基地。2017年,福安市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實現工業產值871.48億元,今年可望建成寧德市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最近,由青山控股旗下的永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有限公司合資共建的寧德新能源材料產業園在福安灣塢不銹鋼特色小鎮奠基,將建設年產20萬噸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生產線系統及相關配套設施,計劃于2019年12月投產。 “發揮青拓集團龍頭企業作用,引進國內循環經濟領軍企業格林美公司,建設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為打造閩東又一個新能源材料千億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惫a文說。 在寧德蕉城區(漳灣)臨港工業區,今年6月底,中鋁寧德40萬噸銅冶煉基地順利點火試車。這一項目是省政府與中鋁集團簽訂的合作項目,總投資50多億元,以進口銅精礦為原料,采用世界上先進的冶煉工藝,設計規模為年產陰極銅40萬噸、硫酸146萬噸,預計2020年產值可達300多億元。同時,隨著湖北聲榮銅渣利用、銅板帶箔、漆包線等項目加快布局,未來幾年將培育形成集精礦貿易、冶煉、精深加工、延伸產業及循環產業于一體的銅產業集群。 不難看出,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和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正構筑起寧德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四梁八柱”。這四大主導產業從三都澳到霞浦福寧灣,再到福鼎沙埕灣延展開來,逐步形成灣區一體開發的良好態勢。 “海岸線工業布局與海域產業升級并駕齊驅,共同發力,推動形成環三都澳灣區經濟的勃興?!庇袑<抑赋?。在霞浦漫長海岸線上,海帶、紫菜和海參養殖已帶動萬千群眾脫貧致富。美麗的灘涂資源,吸引各地攝影愛好者和采風、創作的攝影家,年均約30萬人次。 全力筑通途:連灣連海連世界 由于海灣、河灣天然阻隔,沒開發的灣區交通不便,貨物流程、人員商務交流不暢。因此,環三都澳灣區開發,應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高效集疏運體系和信息設施,實現人流、物流、商務流的便捷流動。 “北承南聯,西進東出,通江達海。”寧德市交通局負責人說,寧德以環三都澳區域為核心,加強公路、鐵路、水路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作為對臺直航63個口岸之一,寧德港現有生產性泊位5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0個。2017年,寧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853.76萬噸。 為了推動建設“一港四區”沿海港口體系,寧德正加快建設、規劃一批港 口項目。如,重點推進漳灣作業區7#泊位、城澳作業區8#~9#泊位、沙埕港區楊岐作業區16#泊位…… 鐵路建設全力提速中。寧德境內現有鐵路通車里程216公里,包括溫福鐵路寧德段、合福鐵路古田段和外福鐵路。目前,寧德正加快建設衢州至寧德鐵路寧德段、白馬港鐵路支線;漳灣港口鐵路專用線已通過南昌局集團公司接軌方案審查,項目預可研報告已上報省發改委;寧德至南平鐵路完成地方預可研報告編制工作;寧德上汽基地項目鐵路專用線可研報告獲批復,按計劃年內可開建。值得一提的是,積極推進寧德到福州長樂機場等城際鐵路建設。預計到2020年,初步構建“T”型鐵路對外通道。 連接環三都澳灣區內的公路網全速推進中。比如,沈海復線沙埕灣跨海通道工程、福鼎貫嶺至柘榮段、福安至漳灣段及海西網屏南至古田聯絡線等項目全線開工;沈海高速公路擴容工程寧德段完成工可編制,國高網寧上高速公路霞浦至福安段前期工作正有序開展…… 目前,寧德基本形成由沈海高速公路、寧武高速公路、福壽高速公路、京臺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國道104、235、237、353、316和省道203、306為干線的公路網絡。預計到2020年,全市可基本建成“三縱四橫”高速公路骨架網和“四縱四橫三聯”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網絡。 未來,寧德以三都澳區域為核心,構建由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和部分國省道組成的三都澳—福鼎—長三角通道、三都澳—蕉城—珠三角通道、三都澳—海上絲綢之路通道等6條便捷聯系周邊及內陸地區的“一核六放射”的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布局?!斑@使寧德成為浙、皖、贛、鄂、湘、黔的主要出??冢蔀槿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交匯點和聚集點。”郭錫文說。 “大灣區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載體。這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需要優質的營商環境,這樣才能引進企業、集聚項目,迸發灣區活力?!睒I內人士表示。 為了營造發展暖環境,寧德深化“放管服”改革,94%審批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或“最多跑一趟”,即辦事項辦理件數占總辦件量的80%,為項目落地提供了便利條件。 政策加持產業發展。寧德出臺“鋰電新能源七條”“冶金新材料六條”“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家健康成長工作通知”“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從生產要素保障、扶持項目增產增效、破解籌融資難題、降低生產交易成本、優化審批服務、支持企業家成長等方面入手,大力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僅今年以來就累計為企業降低成本8億多元。 到一線中服務,展現優良作風。寧德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四下基層”等優良傳統作風,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在閩東,市縣區四套班子全員出動,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跟進,項目協調機構與項目業主一起辦公,“保姆式”服務全力保障項目建設,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發展環境正在形成,開放開發的環三都澳灣區,正向世界發出新的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