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日前,香港環聯信貸報告被曝存有保安漏洞,環聯11月29日傍晚起,暫停所有網上消費者信貸報告查詢服務。在環聯社交媒體上陸續有付費客戶投訴,稱雖然無法在網上查閱信貸報告,但環聯仍“自動轉賬”。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批評,環聯決定停止網上服務前就應擬定退款程序,要求盡快安排退款。環聯稱會有退款等不同安排,詳情日內公布。 據報道,環聯表示,將為月費計劃訂戶作出不同安排,當中包括退款、提供優惠或其他安排,詳情將于日內公布。環聯又稱,如果月費計劃訂戶有緊急需要,只需在網站預約并親臨辦事處查閱,在確定為月費訂戶后,會提供實時信貸報告查閱服務。 環聯網站資料顯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香港約有14萬人自行查閱信貸報告。 以個人身份通過環聯網站查閱信貸報告,按月收費280元港幣,有網民表示,環聯停止網上查閱服務后,賬戶仍被“自動轉賬”。 立法會議員葛佩帆認為,環聯在停止網上服務前,便應該思考安排如何退款,至今仍向客戶扣款“很不合理”,“反映環聯每行一步都沒有想清楚,連收了客戶的錢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她表示,事件涉及消費者權益問題,客戶有權投訴,環聯也應盡快退款,說明詳情,并提出合理賠償。 香港海關表示會了解有關事件,并作所需跟進,又稱商戶如在接受付款時無意供應有關產品,意圖供應其他有重大差異的產品,或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將能在協議或合理時間內供應有關產品,或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一經定罪可罰款50萬元港幣及監禁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