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經濟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翻開《才溪鄉調查》,可以找到毛澤東當年在調研中最關心的問題便是“經濟生活”,這也是文中篇幅最長的部分。在當年艱苦卓絕的革命環境下,尚能找到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經濟建設的必要性。而今改革開放40年后,這里的經濟社會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才溪人民傳承紅軍敢拼敢闖、排除萬難、百折不撓的優良傳統,以“三千榔頭八千斧”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氣魄,勇闖深圳特區和廣州等大都市。深圳的“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當初廣東省最高的東莞彩印廠水塔等均為才溪人承建。此外,借助臍橙種植等特色產業,才溪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才溪鎮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全國重點鎮等稱號。去年,才溪鎮財政收入1900多萬元,是1977年的170多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是1977年的107倍。 放眼上杭,在以才溪人為主的“建筑大軍”的推動下,上杭“中國建筑之鄉”的金字招牌愈擦愈亮。近年來,上杭建筑業通過產業升級,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區域性行業龍頭。 產業越重要,調研越關鍵。為更好地扶持建筑產業發展,促進企業做強做大,上杭高度重視對政策的研判和制定。自2013年以來,上杭對建筑企業扶持鼓勵的政策逐年更新,為企業及時送上“定心丸”。“建筑市場波動變化大,我們一直根據建筑企業的需要調整方向。”上杭縣住建局副局長張軍說。 “我們遇到困難,就找政府解決。他們需要調研,也找我們了解。”聯泰集團副總經理謝永芹在上杭經營多年,對此深有體會。 今年3月中旬,上杭還邀請本地18家建筑企業,組織召開了建筑產業發展狀況座談會,全面了解各家企業的生產規模、企業資質、用工情況等,在此基礎上開出“藥方”,推動建筑業成為上杭“兩個千億”主導產業之一。 在經濟領域,一枝獨放不是春。調研組在全面走訪、仔細分析后,得出了才溪鎮發展必須“立足建筑業,發展旅游業,帶動農業”的結論。 在王新泉的家庭農場,黃澄澄的顏色點綴在綠野之間,臍橙個大果圓,長勢喜人。“我家的臍橙最高可以賣到15元一斤,比市場價高出一倍以上!”王新泉自豪地說,2015年,他培育的“王宮牌”臍橙被評為福建省優質果品。在品牌效應帶動下,他的臍橙行銷全省,常常供不應求。 “才溪種植臍橙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也曾遇到過病蟲害等問題。通過我們的調查摸排,發現果樹品種老化,抵抗力降低,因此開始推動果樹的更新迭代。”才溪鎮農技站站長吳永華介紹說。 王新泉除了種植臍橙,還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完成了基礎設施改造,辦起了農家樂。“在節假日高峰期,擺出20張大圓桌都不夠用。”王新泉說。 近年來,才溪鎮大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扶持發展藍莓、葡萄、臍橙等觀光采摘農業,積極培育集紅色文化教育、觀光休閑采摘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旅游路線。此外,還新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宣傳文化中心、紀念碑公園、溪流濱水景觀、紅軍公田四季田園觀光農業等;開展河道整治,出臺一系列生態管護機制;對9家海峽客家鄉村旅游示范戶進行特色風格改造。今年上半年,才溪接待游客9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3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