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2月6日電 (記者 劉賢)6日在重慶舉行的“稅務及經濟政策研討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李蘊妍說,重慶累計批準港資項目接近3000個,實際使用港資超過3700億元人民幣。這是她履新香港特區政府駐成都辦主任以來首次到重慶。 “香港和重慶經貿關系密切。香港一直是重慶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李蘊妍說,港商在重慶的投資遍及房地產、金融業、租賃和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希望港資企業在不同領域上會有更多發展。 當日舉行的“稅務及經濟政策研討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和重慶市商務委員會主辦。 李蘊妍說,香港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事處及駐重慶聯絡處一直努力促進渝港兩地交流、推動貿易往來,除了會把最新的政策法規和資訊通過專題通訊和微信發布外,每年都會舉辦類似今天的研討會,邀請專家,就一些重要政策,分析形勢,希望大家能做更周全的準備,把握機遇。 稅務問題和經濟政策的應用,都是企業關心的問題。為了更深了解這一課題,主辦方邀請專家,分享三個專題,包括個人所得稅改革、“人才大戰”,以及“就業許可證”的取消與“居住證”的影響。李蘊妍稱,希望今天的研討會不單對企業營運能有所幫助,也可以協助在重慶工作及生活的港人更加了解有關政策。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許新成在會上介紹重慶建設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等開放通道、開放平臺的情況。他特別提到近期發布的《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穩外經有關工作的通知》。 該《通知》顯示,對2018至2022年在重慶市設立的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不含外方股東貸款,下同)超過500萬美元的新項目或增資項目(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下同),以其當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美元)為基數,按不低于2%的額度予以獎勵(人民幣);對在重慶市新設的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制造業項目,及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不低于1000萬美元的大數據、智能制造類制造業項目,由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會同市財政局報市政府審定后,按“一事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許新成表示,重慶市商務委員會下一步將推動渝港兩地在投資、貿易等領域的經貿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