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田村黨員干部在進行學習討論。劉永良 攝 引“智”振士氣:“黨員關系在鎮上,一門心思在村里” 從仙師鎮一路向西,抵達峰市鎮。一片開闊的水面躍入眼簾。據介紹,這是棉花灘水電站攔汀江干流蓄水而成的人工湖,因形狀酷似騰飛的巨龍而命名為“龍湖”,水域面積約65平方公里,其中峰市境內22平方公里。 1998年,隨著棉花灘水電站的動工建設,信美村由原來的山溝搬到了半山腰,成為坐落在水庫邊上的美麗漁村。“氣候大環境改變后,我們種起了臺灣水果。目前,我們正在主動融入永定‘東樓西湖’的大旅游格局,”村支書溫學榮說,發展旅游,信美村具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但村民世代耕種,誰也沒搞過旅游。該怎么搞,村支書說了也不算。 2017年8月,畢業于浙江大學的人才引進生胡立峰被分配到峰市鎮,協助信美村的包村工作。 胡立峰一有時間,便隨包村工作隊進村入戶。經過幾個月的熟悉,胡立峰認為,信美村現有的產業優勢還不明顯,發展特色旅游或許能打開一條新路子。 為此,他聯絡上級部門,帶領16名村“兩委”干部,到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考察學習,“見見新農村的旅游該怎么搞”。 “他的黨員關系雖然在鎮上,卻一心撲在村里。我們有啥困難都愛找他出點子。”51歲的溫學榮說,在小胡的助力下,村里辦起了第一家農家樂,改善了村黨員活動場所設施…… “除了用好引進人才外,我們還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吸引人才回歸。” 張洪隆說,永定建立了237個外出務工流動黨員黨組織和微信群,長期宣傳介紹家鄉的資源優勢、發展潛力以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鼓勵外出優秀黨員回鄉創業,帶動家鄉父老發展特色產業,共同致富。近兩年,共有230多名黨員回鄉創業,參與落實致富帶富項目140多個,其中僅通過電商平臺就帶領當地農戶銷售地方特色農產品890萬公斤,增加村民收入4700萬余元。 “解決農村后續乏人的問題,必須加強本土人才隊伍建設。”張洪隆表示,通過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將政治過硬、素質過硬、作風過硬的致富模范納入后備梯隊,結合打好項目落地、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三大戰役”、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進行多崗位歷練。截至目前,兩年來共有146名黨員模范被列為村級后備干部,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永定”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