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挖潛 形成古田特色教學體系 走進古田干部學院,“鑄魂育人”四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 古田干部學院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要任務,以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核心,以蘇區精神教育為主線,積極對接兩個主題教育,培養新時代革命軍人和好干部。去年6月,古田干部學院入選全國第二批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在辦學方向上突出的便是黨性黨風黨紀教育。 新校區要有新面貌,做好紅色培訓更要有新特色。在古田干部學院副院長、龍巖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曾漢輝看來,通過內部挖潛,建立具有古田特色的名師名課名教材體系至關重要。“深入挖掘兩次古田會議精神內涵,集中對師資培訓、課程教材、課題研究、教學點建設等10方面24項重點任務,實施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 在教學模式上,學院著力豐富優化黨性教育形式。圍繞古田會議的鑄魂、才溪鄉調查的作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探路、二十年紅旗不倒的貢獻等紅色資源,打造9大類70余個專題教學精品課。 豐富的紅色資源,給培訓提供了豐富的體驗式教學機會。干部學院利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古田會議、才溪鄉調查、長汀“紅色小上海”、新泉整訓舊址群等紅色資源,通過現場教學增強教學代入感。 此外,為激發學員情感,古田干部學院一直在探索教學新模式。訪談式教學便是其中之一,以革命先輩、先烈后代為訪談對象,講述先輩的生前身后事。經過一年完善,今年古田干部學院將正式推出訪談式教學法。 去年籌備推出的“紅色記憶大講堂”和舞臺情景劇,是學院教學方式的另兩項嘗試,新穎的舞臺情景劇,以舞臺表演方式演繹紅色故事,為學員們奉上生動的情景教育。 影響力逐年提升,催動著古田干部學院不斷提升教育培訓質量。“特色教材和核心課程上,要繼續創作,突出特色;教學內容上,更加突出各個教學點主題;今年是古田會議90周年,我們準備邀請部分革命后代,重溫那段光輝歷史;繼續加強與中央黨校等單位對接,邀請更多專家學者來授課,不斷提升師資力量……”說起今年的計劃,林椿民思路清晰,“培訓人數上去了,培訓質量也要提升,才能不斷做好古田紅色培訓這個品牌。” 據統計,2018年古田干部學院已先后承辦國家生態環境部司局級培訓班、國務院國資委等國家部委以及天津、廣西、遼寧、寧夏四省(市、自治區)廳局級干部班,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廣核集團、中化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交通銀行等黨性教育班次426期、培訓2.52萬人次,后續預約班達106個、5100余人,預計全年可舉辦培訓班600期以上,培訓3萬人次以上。 在2019年的龍巖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龍巖為紅色教育培訓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持續唱響“紅古田”,以古田干部學院為龍頭,做大做強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等紅色產業鏈,建設“紅古田廳”,開拓“研學旅行”,打造“紅色文化之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