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道,香港青衣長青公路2018年11月30日,發生一宗涉及非專營巴士的嚴重交通意外,造成6死逾30人受傷,引起公眾關注非專營巴士安全問題。近日,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2018年前11個月錄得370宗涉及非專營巴士的意外,其中4宗致命、28宗嚴重。 陳帆表示,香港運輸署將檢視非專營巴士裝設安全帶,及規定乘客須佩戴安全帶的建議,并考慮不同因素,例如安全效益、技術可行性、外國做法、對車輛運作、乘客及業界的影響,以及各方意見等。 運輸署亦建議非專營巴士業界,在車輛上安裝其他安全設施,及采用科技以提升安全,包括車速限速器、俗稱“黑盒”的行車記錄儀及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業界對此表示支持,并會積極考慮在購置新巴士時配備相關的裝置。 在實際營運情況許可下,業界亦愿意在部分非專營巴士,引入車長狀態監測系統(如防撞預警系統等)以進行測試,而運輸署將提供協助及意見。 運輸署指,一直有敦促非專營巴士營辦商,除了須確保非專營巴士的營運安全,亦要顧及司機作息平衡,避免疲勞駕駛。就制訂非專營巴士司機工作、休息時間及用膳時間指引方面,業界原則上同意有關建議。 鑒于非專營巴士有多種不同類別的服務,主要為按特定乘客群組的需求提供租賃服務,業界認為制訂有關指引的相關細節,須顧及現在業界的營運模式。非專營巴士業界承諾,會繼續與運輸署進一步商討,以期盡快制訂及落實相關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