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初心,做“人民的保護神”
——“漳州110”的啟示(一)
東南網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 杜正藍 楊凌怡)
“漳州110”事跡展覽館,一架破舊三輪摩托車,格外引人注意。1990年,一群“漳州110”民警,正是駕駛它,快速反應,保證3~5分鐘到達報警現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多次到“漳州110”考察指導,并贊譽他們是“人民的保護神”。
成立29年來,“漳州110”瞄準群眾需求,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四警四化”的警務新機制,即主動預警、精細布警、多維接警、動中處警和智能化指揮、精準化服務、標準化執法、專業化建設,群眾滿意率保持在100%,民警違法違紀零發生。2018年,轄區“盜搶騙”發案數同比2015年下降近一半,“兩搶”案件從2016年的日均0.27起下降到0.06起,并實現100%破案。
進入新時代,“漳州110”血脈賡續,保護人民的步伐鏗鏘有力。
一切為民—
警車常轉,警燈常閃
“那一夜真是刻骨銘心!”數年前的一次生死大營救,讓親歷現場的市民蔚文記憶猶新。
那天晚上,一輛汽車翻入漳州薌城區泗洲河,4條生命生死未卜。不到3分鐘,“漳州110”巡邏組到達現場,下水救人。然而,當時的泗洲河還未治理,淤泥緊緊吸附車體。雨越下越大,水越漲越高,吳榮輝、謝添泉、賴頌來、葉青松等民警在時任“漳州110”大隊長許佳的帶領下,站在齊胸深的河水里,努力抬著車身。
“我們把車后門撬開!”許佳分析:車頭發動機位置相比車尾沉得深。沉下去的車頭使車尾上翹。那里可能存有空氣。如果還有人存活,一定在車尾部!
眾人合力將車尾抬高,許佳、吳榮輝用棍將后車門撬開,車內一男子被拖出,卻沒了呼吸……二人并不氣餒,再次伸手進車內摸索。突然,車內一只手,緊緊捏住他們的手。還有活著的人!經急救,遇險男子游某脫離危險。
“110同志,你們認識這個人嗎?”不久前,年近九旬的管雪欣老人拿著一張小紙條,向出警的110民警打聽。“有一天晚上,天下著雨,我找不到回家的路。110同志叫來一輛車把我送回家,還扶我上樓。”
“我們村地處低洼地,每次下暴雨都是受災點,每一次110都及時主動出警,或背或抱,救出受災群眾。”薌城區待御新村主任阮一寧告訴記者,29年來,漳州人民感受到的是“警車常轉、警燈常閃”“快速反應、熱情服務”“警察就在身邊、平安就在眼前”。
如今,一面面錦旗懸掛在“漳州110”事跡展覽館上方,每面錦旗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故事。“以人民為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每當抬頭看錦旗,我們就會時刻銘記,要把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漳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黃華安說。
代代忠誠—
457人29年無違法違紀
榮譽得到不易,超越更難。
有這樣一組數字:“漳州110”警隊38批次457人連續29年無違法違紀;107人次立功受獎,47次獲得省部級以上集體表彰,涌現出全國公安英模郭韶翔、張志民、陳偉強,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許佳。
英雄只能成長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這土壤,必須識英雄、愛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寵英雄。
“全體集合!”晚上10點,隊長召集民警在洗漱室集合,并開始問話:“你們立過一等功?”
“立過。”
“那牙刷的方向怎么不一致?”
站在隊前列的民警鄭瑞鐘十分羞愧。這一晚,4名民警收到“黃牌警告”,每人罰款300元。
“潑上去的是冷水,激發出的是使命擔當。”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許佳說,在漳州110,不管是5公里耐力跑還是100米沖刺,都有著高于普通民警的嚴苛要求,對訓練不達標的民警都會處罰。
民警王智達曾經回答過別人這樣的問題:
“別人升官發財,你心態平衡嗎?”“平衡。110民警,就是保護人民的!”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有些苗頭、隱患就被規矩預防了。”“漳州110”大隊長黃海強認為,所有的高標準嚴要求,都是英雄下達給自己的死命令。只有從嚴從實從細抓過硬隊伍建設,才能讓“漳州110”這面紅旗高高飄揚。
平日里,“漳州110”會組織民警到紅軍進漳紀念館、谷文昌紀念館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聆聽那些偉大心靈的回響。
換位思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打造更貼心入微的民生服務。”黃海強說,讓老百姓最不舒服的是什么?買菜被偷錢包,逛街被搶手機,吃飯被盜電動車等。別小看這些小事,對老百姓來說都是天大的事。
日前,“漳州110”民警接指揮中心通報,有群眾報警稱在龍文區萬達被飛車搶奪一部手機。民警帥云飛、林聰等人接到指令后,迅速沿江濱路向東展開圍追。僅15分鐘,就抓獲嫌疑人陳某并查獲被搶手機。
而這,歸功于背后系統完善、功能強大的110指揮情報平臺。2016年7月1日,漳州110新勤務模式全面啟動。新勤務通過梳理漳州市區歷年來的警情分布,將薌城、龍文兩區劃分為11個警區,24小時保證16個110警組網絡化布防。指揮情報中心指令直接下達到路面的110執勤警組,實現最近距離、最快速度、最強處置各類警情。
同時,“漳州110”通過健全完善指揮通信基礎設施,實現指揮調動可視化、智能化。在執法執勤中,每位110民警,可以通過個人移動警務終端實時與指揮情報中心保持聯絡,及時反饋情報信息,準確收發指令命令,實現快速精確調度;指揮情報中心通過接處警一體化車載終端等數字化裝備,實時定位每部巡邏警車和警員位置,動態掌握警力分布、監控處警現場。
為了方便群眾報警,一個月前,“漳州110”微信報警上線,群眾除了可以電話報警外,還可通過微信、視頻、圖文、門牌掃碼報警,滿足了特殊情況下的特殊需求。
“漳州110”教導員鄭瑞鐘一直記得1996年的夏天,一位小伙子對他說:“人民的保護神”只是一個開始。如果20年、30年后,“漳州110”仍有精彩的故事和可貴的精神,“人民的保護神”稱號你們才當之無愧。
當年的小伙子,你在何方?是否聽到了這首持續奏響的“漳州110”之歌?
數說“漳州110”
“漳州110”警隊38批次457人連續29年無違法違紀;107人次立功受獎,47次獲得省部級以上集體表彰。
每天平均投入巡邏警車48車次,每天平均行駛里程2200公里,每年約803000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0圈。
2016年7月1日以來,“漳州110”接警97006次,現場調處率達88%,現場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300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