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福建怡和電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單、發貨?!拔覀冞€有10個貨柜約700臺按摩器要出口到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該公司副總經理郭光鋒說。 2017年11月,謀求產業升級的怡和電子與國內最大的按摩椅制造商廈門澳佳華集團達成合作,借助對方的人才、市場、品牌等優勢,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借助澳佳華的品牌影響力,我們出口貿易也持續向好。”郭光鋒介紹,2018年該企業出口貿易額突破了400萬美元。 重點外貿企業進出口穩定增長、機電和水產品出口較快增長、外貿企業隊伍持續壯大……我市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和新增長點培育,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實體企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354.6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進口137.9億元,比增33.6%,增幅居全省設區市第一;出口216.7億元、比增6.9%。 在利用外資方面,我市積極宣傳穩外資的各項政策,拓展利用外資新增長點。全年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4家,比增20%;合同利用外資5.96億元,比增10.99%;外企實際到資1.2億元,比增91.4%。 在內貿消費方面,推動電商發展,擴大城鄉電商物流配送體系覆蓋,預計全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78億元,增長26%;改造提升交易市場,推進“菜籃子”工程和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培育商貿限上企業,全年組織申報入庫限上貿易法人企業178家、限上個體戶170家,較2017年分別增加32家和91家。 在招商引資方面,聚焦工業項目招商主線,實施黨政“一把手”招商,龍頭招商,以商招商,推進“4+4+X”產業鏈招商,全年共簽約合同項目349項,總投資1234.5億元。截至2018年底,項目履約落地率73.3%,動工率58.2%。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我市將持續圍繞主導產業鏈和現代服務業推進對外招商,開展“走訪外資企業,促進增資擴產”專項活動;圍繞出口新增長點培育和進口促進,跟蹤服務動力類電池出口和銅冶煉項目拓展加工貿易出口,引進外貿孵化、跨境電商等服務企業,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穩定外貿發展;圍繞提升城市消費、促進鄉村消費、發展服務消費,推進工貿分離、引進大型商超、擴大農村電商、完善便民網點等措施,促進消費升級。(閩東日報記者 葉陳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