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2月14日電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署)14日對中新社表示,現時各項監測數據均顯示2018/19冬季流感最高峰水平已經過去,流感活躍程度雖仍維持在基線水平以上,但已從1月的高峰水平持續下降。醫學專家提醒市民威脅仍在,不可掉以輕心。 衛生署數據顯示,截至12日,由2018年12月31日開始的2018/19冬季流感季節有190人死亡;至于18歲以下兒童,今年以來錄得流感相關的嚴重并發癥或死亡個案方面,共有21宗,當中1人死亡。 衛生署發言人稱,現處于2018/19冬季流感季節第7周,各項監測數據均顯示本季的最高峰水平已經過去。 衛生防護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收集的呼吸道樣本中,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由截至1月19日一星期的30.10%,逐步下跌至截至2月9日一星期的16.22%,而院舍/學校爆發流感樣疾病個案宗數也由截至1月26日一星期錄得的211宗,下降至2月2日一星期的4宗及截至2月12日的5宗。 同時,主要診斷為流感而入住公立醫院的比率由截至1月19日一星期的1.56宗(每一萬人口計),下跌至截至2月9日一星期的0.56宗(每一萬人口計)。同一時期內,急癥室流行性感冒病類癥狀組的每周平均比率由253.0宗下降至230.1宗(每千個有診斷碼的求診個案)。 對此,衛生署發言人認為,針對本季流感衛生署制訂的推出“學校外展疫苗接種先導計劃”等新措施已初見成效。 衛生署透露,截至2月10日,安排外展接種的小學由2017/18年度的65間增至2018/19年度的402間,增幅達5倍以上。而安排外展接種的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則由60間增至177間,增幅約為195%。本季“政府防疫注射計劃”、“疫苗資助計劃”(連同“優化外展接種計劃”)及“學校外展疫苗接種先導計劃”整體共接種約114.7萬劑流感疫苗,較2017/18年度同期提高48.6%。 香港醫學會會董、兒科專科醫生唐繼昇指出,香港近幾年的流感都較嚴重,流感病毒每年都在變異,傳染性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但總體而言均處可控范圍,今年高峰期來襲時間與往年吻合。 由于特區政府等各方努力,接種流感疫苗人數持續擴大,唐繼昇相信這對預防流感及其引發的致命性并發癥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唐繼昇表示,根據過去十年的經驗,香港每年通常會有三個流感高峰期,分別在1月、4月和7月,因此盡管現時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下降,市民仍需加緊接種流感疫苗嚴防即將到來的4月流感高峰期。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有限公司主席袁少林也強調,“香港流感疫情雖稍有緩和,但威脅仍未減退”,他建議特區政府正視不久之后將出現的夏季流感高峰期,提前做好公立醫院醫護人手不足問題的應對措施,如增加醫護培訓學額,加聘退休醫護人員和兼職人手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