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7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柯名杰 陳瑞香)“莆田市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長期以來,在省會福州的帶動和輻射下,得益于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獨特的產業格局,莆田在區域協作中收獲了許多成果?!逼翁锸形瘯浟謱毥鹫f,作為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的一員,莆田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主動融入,為加快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莆田市市長李建輝強調,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著眼“一盤棋”,念好“融”字訣,以更大的格局、更新的理念、更高的層次、更活的機制、更實的措施,轉變理念,主動作為,積極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做好推動區域聯動發展的各項工作。 A 鋪路搭橋,打造快速通道 “莆田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F2線項目推進上創造了莆田速度,僅用二十天時間就完成環境規劃調整方案?!苯?,莆田市發改委主任王世文說,得益于福州市委領導高度重視,幫助莆田將F2線與福州F1線一并向國家發改委匯報,取得較好進展。 福莆寧城際軌道網由三條城際鐵路組成,包括福州—馬尾—長樂機場(F1線)、莆田—長樂機場(F2線)和寧德—長樂機場(F3線),總長252公里。其中,F2線從F1線的馬尾站引出,經長樂、福清進入莆田,沿茘涵大道、荔城大道等方向,至莆田火車站。線路里程87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采用CRH6動車組列車。 今年,F2線一期工程力爭開工建設,即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至莆田火車站段,全長23.2公里。與之前相比,敷設方式、站點等均有做調整,部分線路從高架變為地下敷設,站點由4座增至10座,分別是西天尾站(莆田大學城)、體育公園站、荔城北大道站(綬溪公園)、市政府站、文獻路站(鳳凰山)、福廈西路站(萬達廣場)、荔一街站、新業路站、物流大道站和莆田火車站。 “福莆寧城際軌道網建成后,將大大縮短莆田到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的時間,帶動更多的莆田人流、物流、信息流往福州匯聚?!绷謱毥鹫f,莆田市正在推進一批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打造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快速便捷交通網絡。 聯十一線是《福建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布局規劃》“八縱十一橫十五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道G324線福州至漳州段復線,全長約380公里。其中,聯十一線(莆田境)全長約47.239公里,總投資70多億元,是莆田普通公路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線路最長、施工技術難度最大、公路等級最高的通道。 目前,福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莆田段也已全線開工建設。線路自福州、莆田、泉州至廈門、漳州,全長約290公里,擬按客運專線時速350公里標準建設。福廈客專建成通車后,從莆田到福州的時間將縮短至半個小時以內。 今年,莆田還將重點建設沈海高速擴容二期工程莆田段,推進普通國省道斷頭路、瓶頸路和未達二級標準路段的提級建設,加快莆田羅嶼疏港公路等高速公路支線和普通公路建設,以及莆田媽祖機場前期工作。 B 區域布局,鑄造產業鏈條 “要把閩東北當成一個整體來謀劃產業布局,聯結好上下游之間的關系,相互匹配?!逼翁锸邪l改委總規劃師楊景明說,“政府做好引導,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促進企業積極融入協同發展區,未來大有可為。” 通過加強上下游產業鏈配套、聯合研發方面的密切協作,閩東北區域內新能源汽車已在原料和裝備研發合作上取得成效,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州和勝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福建福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VDA標準電池等企業合作。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莆田涵江區,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投、公司管理層和海源機械4方共同出資,于2015年底成立,2017年1月由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為我國第十家獲得新建純電動生產資質企業,已獲得出口資質。 “從前年開始,就與寧德時代合作,購置其生產的電芯,去年推出兩款新車型,采購量更大。”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動技術部總監劉艷說,新能源汽車電動部分包括電池和電驅動系統,后者主要是電機和電機控制器。該公司從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購入電芯模組,然后制作成電池包。 除了工業制造方面,莆田在農牧漁領域也在閩東北區域內展開合作。根據閩東北協同發展區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共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閩東北協同發展區與振華重工集團將在建設海洋經濟產業特色示范區,設立海洋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海洋經濟產業研究院和產業園區。 莆田積極落實框架協議,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動養殖技術合作落戶秀嶼,在南日島開展深遠海養殖裝備平臺南日島養鮑項目。該項目計劃在秀嶼區南日島海域建設振鮑2號新型鮑魚養殖平臺,可容納5000個鮑魚養殖箱,年產優質鮑魚10噸,預計今年底進行養殖試驗。 “進一步理順區域內產業分工和發展鏈條,突出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集群共建,促進產業協同配套和融合發展?!逼翁锸邪l改委發展規劃科負責人翁曉軍說,參與共建電子信息協作鏈群,以莆田華佳彩、福聯砷化鎵等企業項目為龍頭,推進“強屏補芯”;參與共建紡織化工新材料化纖協作鏈群,與福清、長樂等上下游對接,加快莆田紡織鞋服升級發展。 C 聯防聯控,營造良好生態 “協作區也應該共建生態文明,就環境保護而言,比如水和大氣,不會因為行政區劃而分割,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單靠一個地方的力量,效果不是很好,而是要整個區域聯合起來共治,才能達到治理的最佳效果。”林寶金說。 去年9月,莆田、福州、泉州和平潭四地環保部門在莆田市召開環湄洲灣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簽署《環湄洲灣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備忘錄》,推動環湄洲灣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進一步提升環湄洲灣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目前,四地環保部門已建立起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情況,研究工作計劃,共商對策措施。會議由四方依次輪流組織,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同時,建立環湄洲灣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工作協調機制,四方環保部門分管領導負責具體協調,并分別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日常聯系溝通。 莆田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國水說,通過環湄洲灣區域大氣污染應急響應聯動機制,當省環境監測中心預測福州、泉州、莆田、平潭綜合實驗區區域或其中一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輕微染時,啟動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加強高架源企業監管。 從前年10月份開始,莆田就開展重點行業VOCs(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工作,建立調度通報機制,發動行業協會帶動全行業治理,排查出346家涉VOCs重點行業企業,涉及鞋業、包裝印刷和化工,目前已全部完成廢氣治理設施安裝工作。 在固體廢物協同處理方面,莆田市結合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數據統計分析情況,加強與閩東北各地溝通,順利完成重點超期類別HW11及HW17兩大類存量清理任務,其中,向福州轉移約395噸,向南平轉移約799噸,向寧德轉移約430噸。同時,協同接收處置福州永泰產生的生活垃圾11716.42噸。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30日,莆田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其背后也有區域協作的一份功勞:莆田市邀請福州市林業局綠化辦協助莆田市創森業務、傳授經驗做法。 相關鏈接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2月底,2019年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市委(工委)書記、市長(主任)莆田聯席會議預備會召開。會議聽取了聯席會議方案、2018年閩東北協同發展區重點協作項目落實情況、2019年閩東北協同發展區重大項目安排等工作匯報。與會者共同討論了《閩東北協同發展區辦公室工作制度》(試行)等文件,加快推進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 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完善,由福州市委書記任召集人,南平市、寧德市、莆田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委(黨工委)書記任副召集人,成員包括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旅發委主要負責同志和四市一區政府(管委會)市長(主任)。 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在一年一度聯席會議的基礎上,把四市一區黨委(黨工委)和政府(管委會)主要領導定期協商、分管領導互訪交流等工作常態化。同時,建立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等重要事項的通報銜接、溝通協調等機制。相關省直部門各指定一名專職聯絡員負責協作工作,另定期召集四市一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省直部門聯絡員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協作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