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火計劃”教育機器人研究院成立 東南網4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楊鴻杏)精準引進人才,廈門又出“新招”。今年7月-8月,廈門將引進一批博士生來打“暑期工”。 昨天上午,市委組織部舉辦“藍火計劃”校企引才及產學研合作交流座談會。這是廈門首度實施“藍火計劃”。 博士深入企業一線,實現企業精準引才 “藍火計劃”博士生工作團通過遴選高校優秀博士生深入企業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將高校優質科技、人才資源引入企業,助力地方企業引育與開發人才,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促進企業與高校長期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 首屆“藍火計劃”廈門博士生工作團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廈門市委組織部主辦,由廈門市高層次人才發展中心、中國高校(廈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承辦。 遴選出的高校優秀博士生將于2019年7月至8月派駐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派駐結束后,如果企業與博士生達成一致意愿,博士生還將對企業將開展為期一年的持續性技術服務,并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協調高校資源為企業提供前沿科技咨詢及開展產學研合作等。“除了引進高校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外,還可以柔性引進使用各個高校的專家資源。并通過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院、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設立藍火專項資金支持企業與高校開展課題合作等方式,為企業注入高校創新資源,實現企業精準引才。”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共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助廈企解難題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博士生工作團來廈能夠大展拳腳,前期主辦方集中開展了崗位、項目需求征集,共搜集到近300人次的企業駐點服務、引才意向,同時還有38家企業提出了產學研合作相關項目。 去年9月,中國高校(廈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暨“藍火計劃”教育機器人研究院在集美軟件園三期揭牌。廈門市“雙百計劃”入選企業——智童時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了藍火計劃在廈門的實施工作。“研究院落地后,我們多了一個與高校一起開展產學研結合,將高校優質科技、人才資源引入我們企業一線的絕佳平臺,為將來科研攻關、突破瓶頸提供很大的幫助。”智童時刻CEO郭長琛談起“藍火計劃”頻頻點贊。 他介紹,教育機器人研究院落地后可以幫助企業把最新的高校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應用于幼兒教育中,導入高校以及博士生們資源,承擔技術研發、教研活動、落地示范、學術交流、教材編寫等5大職能。 在廈從事博士后研究可獲生活補助 對汽車新能源壓縮機驅動板電路進行開發、對晶圓級封裝工藝進行優化研發、對水質改良材料及設備進行開發、合作開展“智慧市政”頂層設計……征集來的項目中,不僅有與廈門市“千億產業鏈”轉型升級息息相關的成果轉化項目虛位以待,還有一大批國企提出的基礎性科研項目亟待解決。 據介紹,依托“藍火計劃”搭建的校企合作平臺,廈門市將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博士后科研“兩站一基地”(科研流動站、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與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協同發展。 同時,考慮到博士生未來的發展和求職需求,廈門將對新建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及廈門市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的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人員給予豐厚的生活補助,積極吸收各類優秀青年人才來廈從事博士后研究。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廈門市設站單位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3個,科研成果獲得各類政府獎項20個,取得各類專利212個,科研成果轉化新增產值約36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