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電臺網站報道,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治療帕金森綜合癥研究中心,研究可延緩帕金森綜合癥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并將建立華人患者登記冊,以監察病程發展。 團隊指,帕金森病和腦小血管病是引致帕金森綜合癥的常見疾病,中心將建立早期帕金森病及腦小血管病的華人患者登記冊,以助發掘準確的生物標記和診斷方法,并預測和監察早期病程發展。 另外,團隊又建造香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特制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有助發展可延緩腦小血管病的新療法。 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浩醫生指,現在腦小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復雜,缺少生物機制的研究,也沒有改變病程的藥物,而通過“活體多光子顯微鏡”,可在有腦小血管病的活體動物模型內,同時量度腦神經元及腦血管的變化,以了解疾病于腦血管內的結構性和功能性改變,再結合單細胞基因學技術,從而了解腦小血管病最根本的發病機制。 團隊估計,全球有61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內地和香港分別有170萬及1.2萬人。隨著人口老化,預計患者人數于未來20年內將倍增,香港約有1/3的長者腦內潛伏腦小血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