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工程”,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推動“應通盡通、平潭先通”—— 平潭:精耕試驗田 當好擺渡人 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 平潭,是兩岸的平潭。作為大陸唯一的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努力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 “我們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著眼于臺灣‘一線一代’,深化‘一島兩標’實踐,精耕試驗田、當好擺渡人。”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說。 航線互通 14日,平潭金井碼頭。滿載著高雄農漁產品的“臺北快輪”經過9個小時航程抵達平潭口岸,這是自今年1月“高雄—平潭”貨運直航航線正式開通后的第5趟航班,為兩岸發展注入新商機。 這批農漁產品通關后,部分將直接進入平潭臺灣農漁產品交易市場,市民、游客在“家門口”便可以購買到釋迦、鳳梨、蓮霧等臺灣時令水果。“這既解決臺灣果農銷路問題,又滿足了大陸市場的需求。”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茲鈿說,他們已累計采購了近500噸臺灣水果,銷往武漢、杭州、上海等地。 臺北快輪在平潭金井碼頭卸貨 念望舒 攝 “高雄—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進一步推動了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平潭匯聚。“目前,臺灣農漁產品已進境317標準柜,貨值2650萬元。”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區重點圍繞“關、線、倉、配、管、商、補、業”這八個方面開展工作,打通了物流產業鏈條的關鍵堵點問題,用好平潭—臺灣海空聯運資源,扎實推進物流產業,服務兩岸企業降本增效。 嵐臺航線互通為兩岸發展注入了無限商機,為兩岸交流與合作架起一座“金橋”。據悉,平潭已實現了平潭至臺北、臺中、高雄航線全覆蓋,將繼續構建與臺灣海鐵及海陸空聯運的物流大通道,持續增強平潭對臺交通輻射能力,助力兩岸經貿融合發展。 得益于此,平潭跨境電商產業風生水起,僅去年,平潭跨境電商及海運快件實現進出口貨值11.47億元,同比增長276.84%,跨境電商總量全省第一。跨境電商產業成為平潭產業發展新引擎,也為設立在臺灣的“海外倉”提供源源不斷的貨源,讓“海外倉”在物流、倉儲等方面創下多項佳績,迄今為止進出貨值已經突破1.6億元。 機遇共享 著眼于臺灣“基層一線、青年一代”,平潭還探索實施“一島兩標”,制定并實施“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行動計劃”,鋪架68海里的“兩岸黃金通道”“兩岸親情通道”。 不久前,來自高雄的曾沛渲在平潭順利取得大陸“美發師(三級)”職業資格采信證書,今后她便能夠在平潭持證上崗,還可以享受和大陸美容師一樣的待遇。“大陸發展機會很多,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讓我‘登陸’就業的決心更大了。” 像曾沛渲這樣在嵐獲得大陸職業資格的臺胞還有很多。去年以來,平潭陸續出臺《對臺職業資格采信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直接采認臺灣地區職業資格的若干措施》,打破兩岸職業認證壁壘,與臺胞分享發展機遇。 臺灣資格采信證明 林映樹 攝 大陸標準和臺灣標準在平潭島內包容共存、互認互通,這進一步增強了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目前,平潭對臺職業資格采信范圍已涵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的134個項目,完成比對并公布79項,已發放采信證書191本,涉及建筑、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 這只是一個縮影。平潭還有意打造臺胞職業資格采認基地, 在旅游、建筑、規劃、交通、環保、安全生產等領域擴大對臺企業資質及行業標準采認,推動行業標準互通,力爭2020年實現在經貿投資、產業對接、企業經營等領域向臺胞開放,更大程度對接臺灣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標準和模式,突破瓶頸,讓臺胞在平潭工作和生活就像在臺灣一樣方便。 今年3月,臺灣專才王佩琳收到了《導游人員資格證書》,正式獲得在大陸當導游的資格,成為首批通過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臺胞之一。王佩琳說,平潭是她的第二個家,《導游人員資格證書》是她導游生涯的第一站,她希望以平潭為起點,帶領臺灣游客認識平潭,認識大陸。 平潭還立足臺灣“基層一線”,推動兩岸基層治理融合,邀請臺灣社區規劃師參與村(居)建設規劃設計,平潭還引進24名臺灣專才到管委會及相關部門任職。 厚植沃土 平潭還依托臺灣創業園、臺灣文化廣場、北港文創村等一批平臺,常態化開展“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引領計劃”,吸引更多臺企臺胞“登陸”。 臺企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仁科技”)是一家提供分立器件、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等晶圓測試服務的創新型半導體技術公司,總經理陳孟邦來自臺灣臺中。2015年因看好平潭的發展潛力,陳孟邦帶領團隊入駐臺灣創業園,在短短數年間實現了快速發展。 今年2月,宗仁科技在平潭臺創園牽頭成立兩岸集成電路測試服務中心,為集成電路企業提供分立器件、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等芯片產品的晶圓測試服務。陳孟邦說,公司計劃引進20家臺灣有影響力的集成電路企業,并將在平潭建設封裝廠與晶圓廠,助力平潭打造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吸引更多臺灣集成電路企業、人才來平潭逐夢筑夢。 臺灣創業園 念望舒 攝 平潭優惠的對臺政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臺胞,如今,已成為兩岸青年的創業熱土。去年,臺北小伙廖哲緯和小伙伴看中了平潭的機遇,懷著夢想跨海而來,在平潭北港村運營“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他們希望在平潭孵化出成功的民宿運營模式,并復制推廣到大陸其他城市。廖哲緯說,他們希望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當地更好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在嵐臺資企業約970家,涵蓋電子信息、航運物流、旅游文創、醫療生技、金融服務、人力資源等眾多領域,投資總額達82.54億美元。 平潭還將推進對臺工作十件實事,包括完善“一站式”臺胞臺企服務中心、建設臺灣農漁產品交易市場、打造臺胞社區等,進一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