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時隔一年,省長唐登杰帶領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組再次踏上南平這片生機勃發的土地。 綠水青山引來好項目。南紡高新材料產業園的整潔車間和智能化生產線,讓檢查組眼前一亮。“來這里發展就是看中這里的青山綠水。現在我們使用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采用智能化裝備,將企業生產很好融入當地自然生態。”南紡高新材料企業負責人介紹說。 生態資源轉為發展優勢。在群山環抱的竹產業循環經濟園,這里的生態產業化發展已拉開框架。依托豐富的毛竹資源,元力活性炭等企業已進駐投產,實現上下游資源循環配置,未來將新增35億元產值、6.5億元稅收。“2公斤168元”,順昌縣金祥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大米的標價特別醒目。“好山好水當然產好大米。”企業負責人自豪地說,現在合作社服務農戶生產基地3萬畝,通過一二三產融合,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綠色發展通道逐步打開。辦理林權抵押貸款248筆2.07億元,收儲抵押林地8.5萬畝,開展全省首筆碳匯交易……順昌縣生態運營管護中心堅持統籌兼顧,建設“森林生態銀行”,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打開了資源—資產—資本的轉化通道,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 一路走來,亮點紛呈,檢查組對南平致力發展綠色產業、探索點綠成金路徑的好經驗好做法給予肯定。大家認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揮生態資源優勢,著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南平這趟發展列車已經駛上了綠色軌道。 “我們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加快發展與生態資源相得益彰的產業,努力做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要立足資源稟賦,做大做強七大綠色產業,打響武夷山水、水美城市等品牌,讓好山好水引來好項目、產出好產品、賣出好價格。”對南平未來發展,當地廣大干部群眾信心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