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近年香港多次發生汽車沖上人行道的致命車禍,為此香港特區政府花費1700萬港元聘請海外顧問公司,2018年中起勘查全港所有公共道路的路旁安全情況,預計最快2020年底完成報告。香港路政署及運輸署也率先落實部分改善措施,包括于巴士站設置“減能護柱”,并計劃與巴士公司商討于巴士站及巴士車尾設置禮讓巴士的標記,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識。 汽車沖上人行道 曾釀3死30傷慘劇 汽車于鬧市中失事沖上人行道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路人無辜受傷甚至喪命,其中2017年9月于香港深水埗發生的奪命車禍,肇事城巴將多名路人卷入車底,釀成3死30傷的慘劇。 為改善路旁安全,香港路政署及運輸署通過海外顧問公司,于2018年5月起,對全港所有公共道路進行勘查研究,范圍覆蓋約4200公里的行車道,計劃將于2020年底完成。 該研究除了檢視及評估全港所有公共道路的路旁安全,同時會參考海外國家路旁安全設施、技術與經驗,根據緩急狀況制定針對性的路旁安全措施。 裝“風琴式”防撞欄 顧問公司以行車錄像形式作勘探,目前已完成60%道路的錄像工作,而特區政府也加強了部分道路的安全優化措施,例如設置風琴式防撞欄、路旁防護欄及安裝活動鋼護欄等。 針對汽車沖上人行道的風險,香港路政署及運輸署率先于香港仔海旁道的一個巴士站試行設置11根約1米高的“減能護柱”。 香港路政署高級工程師許學東表示,由于該處車速較高,過往也曾發生車輛撞上人行道的意外,故選為實驗點。護柱的地基內設有聚氨基甲酸乙酯海綿,即便一輛7噸車輛以時速50公里的速度撞上護柱,也能夠“卸”走大部分沖力,大大降低司機、乘客及行人嚴重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 香港運輸署工程師禤家愉則表示,為提升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特別是巴士進站出站的時候,將于巴士站前設立“讓巴士駛出巴士站”的道路標記,并計劃與全港巴士公司商討,于巴士車尾貼上“讓巴士”的標記,提醒后方司機留意前方車輛。 擬設凹凸路標 提醒司機勿分心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也正積極考慮從海外引入其他路旁安全技術,例如熱塑凹凸紋路標,司機若偏離車道,車道邊界上凹凸的紋路會令車輛產生振動,有助提醒因疲憊或分心而駛離車道的司機。 此外,特區政府也會積極考慮在彎道使用滾輪式安全欄,以引導失控車輛返回車道,降低沖出懸崖、撞向墻壁的機會。 ? |